河南省濮阳市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0/18 19:17: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9280字。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第60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特聘教授黄建平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的专访,就“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经验等问题分享了他的观点和思考。
  中国教育在线:由您领衔的兰州大学大气科学教师团队,入选了“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教师团队创建示范名单”,您认为团队最核心的精神是什么?
  黄建平:我觉得最核心的精神就是坚守和奋斗。在西北化地域劣势为优势,在艰苦的环境中培养学生。锤炼自己的品格意志,为了科学的发展勇攀高峰,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所以,我既是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践行者,也是受益者,在我们的团队中,所有人同心协力,艰苦奋斗,逐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团队。
  中国教育在线:“到西部去”也是国家一直以来的一个号召,您觉得如何才能增强西部或者是西部高校对人才的吸引力?
  黄建平:我是2004年回国以后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的。对于一个基层学院来说,人才短缺是最大的困难。当时我们面临的就是人才短缺、经费不足的情况,条件也很艰苦。我认为,想要留住人才,就是要建设一支黄大年式的团队。
  在我们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凝聚力是逐渐形成的。随着项目的推进,慢慢地大家对于所从事的工作、所研究的课题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老师和同学之间相互支持,在团队的成长过程中,大家也渐渐爱上了这块土地。大家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写在了我们热爱的西北边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团队也成长起来了,人才也都留了下来。
  ……
  中国教育在线:团队的出色靠人才,那么你觉得,___________?
  黄建平:应对时代变局,响应国家需求,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有奉献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认为,要培养出一个有奉献精神、可堪大用的人才,大概需要10年的时间,差不多也就是从本科到博士的时间。
  首先,在本科阶段就是要重视关于道德品格的教育。比如前一段时间,我请来了《山海情》的原型、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教授和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院士讲述他们的故事。我就是要用这些鲜活的例子告诉他们,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至诚报国。
  但这还不够,我们要加思政建设融入到科学研究之中,融入到教学当中。因为国际形势影响方方面面,我们要时刻提醒学生,要爱自己的国家,要爱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要让孩子们心里装着这个国家,而不是只装着自己。要让他们知道,作为学生,只有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成为栋梁之材,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到研究生阶段,我们再带着孩子们去进行各种各样的野外观测和科考实践,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他们的品格和意志。这样,大概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我认为可以培养出来一个真正拥有家国情怀、可堪大用的人才。
  中国教育在线:10年,确实是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您在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上,真的是花费了很多的心血。
  黄建平:实际上就像我刚才说的,我既是践行者,也是受益者,我自己也在团队的建设过程中获得了成长。同时,我的第一批学生也成长起来了,他们都是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再到现在成为青年教师,把这种精神又传承给他的学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使得学生们都能够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摘编自2023年11月4日中国教育在线《黄建平院士: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材料二:
  科学研究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更多的是心有大我、百折不挠。
  2004年以前,兰州大学大气学科,虽有深厚的学术积累,但师资力量薄弱、科研基础弱、科研经费严重短缺,甚至面临着一级学科博士点被“摘帽”的挑战。
  黄建平作为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首任院长,并未退缩,他凭借从事大气科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建平既是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践行者,又是受益者,同时也推动这种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B. 黄建平认为培养新时代拥有家国情怀的人才,需要将思想引领与实践锤炼相结合。
  C. 黄建平敏锐地发现兰州大学大气学科独特的科研优势,坚信定能做出原创性成果。
  D. 黄建平认为自建观测站取得的数据可能比国外发达国家的数据更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教育在线在特定的场合,围绕特定的目的进行提问,用语得体,效果良好。
  B. 材料一的标题颇具匠心,其蕴含的丰富内涵在“种子达人”钟扬身上也有体现。
  C. 材料一黄建平的语言既平实通俗,又饱含深情,开诚布公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D. 两则材料均通过写黄建平在兰州大学任院长的经历,突出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3. 下列对材料一横线处中国教育在线提问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该如何培养能够支撑我们国家应对当前时代变局的人才
  B. 在当下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大学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C. 您在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到底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D. 建设一支黄大年式的团队,团队中个人最核心的精神是什么
  4. 作为新时代青年,你认为黄建平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 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如何表现黄建平的优秀精神品质的?请从文体角度简要分析。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八岁的李响
  蔡楠
  说实话,我比较讨厌李响。我这些天很忙,正忙一件大事。我越忙,他越来添乱。
  他这么大岁数了,冷不丁就会出现在我的办公室,还一直蹦来跳去的。他耳不聋眼不花,就是嘴笨,说话磨磨唧唧的。我就讨厌他这一点,有话就说,说完就走不好吗?还有,我还怕他蹦来跳去摔坏了,我可没时间送他去医院。李直也没时间。李直比我更讨厌他。
  于是我想赶他走。我泡上了一杯茶,给他端过去。他却轻飘飘地躲开我,像个气球一样飘到窗前。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