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教学设计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7/25 12:03:12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540字。

  统编版七下语文
  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熟读并背诵全诗,了解绝句在句式、用韵方面特点。
  2.能力目标: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能够根据意象鉴赏诗歌,知人论世,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诗人对春天大好风光的喜爱、珍惜、赞美之情。
  学习重点
  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2.了解绝句在句式、用韵方面特点,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学习难点
  1.了解绝句在句式、用韵方面特点,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2.能够根据意象鉴赏诗歌,知人论世,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一.导入新课。
  提到晚春,我们的眼前往往会出现柳絮漫天、花残红落、子规悲啼的画面,心中也顿时涌起不尽的伤感失意惋惜与惆怅。
  “流水落花春去也”这是李煜的亡国失家的痛苦,“风住尘香花已尽”,这是易安的韶光逝水的愁绪。
  每个人的生活境遇不同,每个人的心态也不尽相同,同样面对晚春,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视角和感悟就与众不同。
  我们一起看看他的《晚春》是怎样描写晚春景象,抒写个人思绪的。
  二.学习新课。
  1.检测预习,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1)了解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
  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
  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2)文体知识:绝句。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每首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讲究平仄、押韵,第一、二、四句用韵。
  (3)了解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那年,韩愈四十九岁(终年57岁),官场上处于极不得志时期,这也是他自励自勉的诗作。
  苏轼这样评价韩愈: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2.学习诵读,理解诗意。
  (1)读准字音:菲(fēi)   荚(jiá)    解(jiě)
  (2)读准节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