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5/30 16:33:01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230字。

  liguilin1970 古诗文阅读Ⅱ(诗词类文本)
  考点概览
  试题以文化传承、隐逸情怀为核心,结合诗歌材料设计问题,侧重考查:
  文本细读:精准解析诗歌意象(如“归去来”“闲人”),辨析诗人情感态度。
  手法分析:识别用典(如化用《归去来兮辞》)、对比手法(“如斯世”与“似此人”)。
  文化关联:关联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与宋代理学家的诠释,揭示历史传承。
  情感评价:多角度解读尾联“可怜”的意蕴,体现批判性思维。
  试题突出对诗歌语言、文化内涵及思辨能力的综合检测,强调考生在历史语境中的深度解读能力。
  选题区域
  浙江:杭州、宁波、金华、温州、台州、绍兴、湖丽衢、嘉兴。
  (2025•浙江杭州•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陶渊明归去来
  [宋]邵雍
  归去来兮任我真,事虽成往意能新。
  何尝不过如斯世,其那①难逢似此人。
  近暮特嗟时翳翳,向荣还喜木欣欣。
  可怜六百余年外,复有闲人继后尘。
  [注]①其那,即“其奈”,怎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赞扬了陶渊明坚守本真的精神,表达诗人对其人生选择的高度认同。
  B.颔联将“如斯世”与“似此人”对比,以强调污浊世风中陶渊明的独特品格。
  C.颈联化用陶渊明辞句,既表现其归隐之乐,又暗含诗人读辞后的人生感受。
  D.尾联“闲人”实为诗人自况,表明对陶渊明的追随非慕形迹,而是心魂相契。
  2.诗歌尾联的“可怜”,或解为“可惜”,或解为“可喜”,你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5•浙江宁波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徐道中
  范成大①
  生憎行路与心违,又逐孤帆擘浪飞。吴岫涌云穿望眼,楚江浮月冷征衣。
  长歌悲似垂垂泪,短梦纷如草草归。若有一廛②供闭户,肯将篾舫换柴扉?
  注:①范成大:南宋文学家,吴县(今苏州)人,本诗写于作者赴建康考试的路上,南徐即今江苏镇江。②廛:古代指一户人家所住的地方,包括房子和宅院。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直抒胸臆,“憎”“孤”两字情感意味浓厚,营造了一种压抑、低沉的氛围。
  B.颔联展现了旅途中的秀美景色,代表思念的月光让诗人与寂寞的戍边战士产生了共情。
  C.颈联妙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一写悲歌之长,一写归梦之短,颇具形象性和画面感。
  D.全诗从多个角度展现了“行路与心违”的具体情景,细节生动,读来能够引人遐思。
  4.本诗尾联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025•浙江金华十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追和东坡题李亮功归来图
  黄庭坚
  今人常恨古人少,今得见之谁谓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