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宁古五校教学联合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4/28 16:14: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5570字。

  福宁古五校教学联合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高一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真实:文学的第一天性
  ①真实是文学的第一天性,是文学创作的出发点。
  ②文学的对象是人性和人的生存条件。因此,文学的真实性最重要的是见证与呈现人性的真实性和生存条件的真实性。伟大的作品总是深刻展示人性的复杂性与人生的巨大困境。西方的莎士比亚和东方的曹雪芹这两位伟大作家都无与伦比地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复杂,和拥有对人类生存环境最深刻的认知。他们笔下的人物,其性情性格,全都具有多重暗示,绝无简单化现象。人物所处的环境,也都是复杂的多重冲突,父与子、母与子、丈夫与妻子、兄弟与姐妹、恋人与恋人,等等,他们在生存历程中所产生的自然悲剧(生老病死)、人为悲剧(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冲突)、个体悲剧(情与欲、义与利等),相互交织,把人性的各个层面,展示得极为真实动人。文学的真实性除了表现为展示于作品中的人性真实与环境真实之外,还特别表现在作家主体写作态度的真诚。不欺骗读者,这对于作家来说,不仅是创作的思路,而且是创作的道德。古往今来,一切不朽的经典,其生命力的密码就在这里。
  超越:文学的第二天性
  ③文学的最高境界是超越现实功利、现实道德、现实视角,也超越现实时空的审美境界。“超越”是指跳出经验世界而进入先验世界。真实讲进入,超越讲跳出,两项加起来便是“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文学创作既要把握现实经验,又要跳出现实经验。超越现实经验的内容很广泛,它既是指超越整个现实存在即现实世界,也可以指超越现实表象而进入现实深层。说文学是最自由的领域,就因为文学具有超越性,它可以超越现实存在的各种束缚、羁绊与局限。政治、经济、新闻等现实活动都要受到现实条件,包括法律的制约,唯有文学不然。它遵循的法是“无法之法”,它可以天马行空,可以鲸鱼跃海。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打人的自由,泛爱的自由,而在文学中则有书写一切的自由,只是必须用良心审视这些自由。
  ④文学之所以拥有最大的自由,除了作家的心理活动不固守现实世界的规范之外,还有一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学具有超越现实功利的根本特性。我认为:把文学创造活动视为主体审美实践过程,也是主体摆脱现实羁绊而进入充分自由状态(个性化状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关键环节是作家“超越”世俗角色。钱锤书说作家其实有两个自我:一个是随波逐流的世俗的自我,一个是居于现实世界之上脱俗的独立思考的自我。这一见解让我明白:作家可分为两种主体,一是现实主体。即随众俯仰之主体:一是艺水主体,即超越现实主体,超越世俗角色的主体。文学主体性就死要充分展示艺水主体的本真属性,即个性、我性、自性等。总之,实现文学主体性,就是实现他人不可重复、他人不可整代的个性,就是超越大众性、群体性、世俗性而进入审美殿堂。
  ⑤作家超越了现实主体《世俗角色)而进入艺术主体(本真角色)。才具有文学主体性。而成为艺水主体后最重要的是要调整自己的视角,建立艺术视角(审美视角)。超越视角,实际上就是个人视角。要成为好作家,就不能仅仅用“俗眼”看世界。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一定有独特的不回凡响的视角。好作家要创作出好作品。首先是他们看世界纯不沿用他人的视角。视角一变。新意就出来了。这是作家“原创性”的秘诀之一。
  ⑥超越现实主体,超越现实视角,这就是从作家主体的层面讲超越性。如果从文本的层面上讲。超越性归根结蒂应当表现为超越现实境界。人与人的差别,作品与作品的差别,最终是境界的差别。我们说文学应当超越现实功利,就是说,文学应当超越功利境界。我们说文学应当超越“现实人”即现实主体,就是说文学应当超越道德境界。作家应当具有比一般人更高的道德水准,作品中应有作家的伦理态度。但是,道德境界仍然属于现实境界。这还不是文学的最高境界。在现实中,作家会对人作好与坏的判断,但在艺术中,作家则对任何人都投以悲悯的态度。文学的最高境界是超越现实功利、现实道德、现实视角,也超越现实时空的审美境界。
  (摘编自刘再复《文学常识二十二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其”指经验世界和先验世界;既要把握现实经验,又要跳出现实经验。
  B.作家的作品想具有“原创性”,需要超越现实主体后,成为艺术主体,建立自己独特的艺术视角。
  C.超越性,从作家主体的层面讲,指超越现实主体和现实视角;从文本的层面上讲,则指超越现实境界。
  D.文学作品应以展示人性的真实与人类生存条件的真实为出发点,经过超越,最终达到审美
  境界。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今中外伟大作家的不朽作品,生命力密码就在作家主体写作态度的真诚,以不欺骗读者为创作思路和道德。
  B.文学主体性要超越大众性、群体性与世俗性,它的实现需充分展示他人不可重复、替代的个性、我性、自性等。
  C,文章的第四段引用钱锺书先生的观点,说作家有两个自我,说明作家具有超越现实主体,进入艺术主体的可能。
  D.作家比一般人的道德水准更高,所以在艺术创作中不会对人作好坏判断,而是对任何人都投以悲悯的态度。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性格表层徘徊彷徨,其人性深处则是极为复杂的多方冲突。
  B.茹志鹃的《百合花》采用清新、优美的笔调,写出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C.萧红的《呼兰河传》运用儿童视角、成年叙述者视角和作者视角,深刻展现了民众的生存状态。
  D.“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劳动成果,但作者李绅却是一个奢华无度之人。
  4.《雷雨》作为不朽的经典戏剧,体现了文中所说的文学两大天性:真实性和超越性。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从两大天性的角度具体赏析《雷雨》这一作品。(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窝头会馆(节选)
  刘恒
  第一幕
  一九四八年夏,处暑,白昼。
  北平南城一个号称“窝头会馆”的小四合院里,住着几户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市民。房主苑国钟。东厢房有三小间,租户是正骨医师周玉浦,媳妇金穆蓉,女儿周子萍。西厢房也是三小间,租户王立本以卖炒肝儿谋生,媳妇田翠兰给他打下手儿。西边那间的住户是清末的举人古月宗。
  苑国钟  (高声)今儿是处暑,好节气!是我苑国钟要饭的日子口儿了……(见众人回避便收敛了笑容)我要的不是租钱,我要的是饭钱!你们不能不赏我一口饭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