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写作素材(3份)
- 资源简介:
2024届高考写作素材
2024届高考写作素材:严惩保健品“坑老”.docx
2024届高考写作素材:让老字号焕发新生机.docx
2024届高考写作素材:愿天下无“鬼秤”.docx
【热点话题】让老字号焕发新生机+时评+专题练习
新闻背景:
老字号具有很高的经济、文化价值,是弥足珍贵的自主品牌。前不久,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释放出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促进品牌消费的积极信号。
【写作方向】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当下的老字号,曾经也是“新国潮”。“守正”与“创新”,是众多老字号走到今天的关键“密码”。历史长河大浪淘沙,前路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老字号只有守住核心价值,并不断与时俱进,才能续写曾经的辉煌。
【时评1】
老字号如何续写曾经的辉煌?
2023年02月20日 14:2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老字号也在面临新挑战
老字号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一头连着千姿百态的文化传统。精湛的传统技艺、可贵的工匠精神与独特的服务理念,让老字号成为一代代人的成长记忆。老字号坚守商业道德,追求精益求精,以匠心收获口碑,满足着人们对高品质商品的期待。然而,随着城市商业生态的更新,一些老字号面临不小的挑战。
我国老字号虽然具有历史悠久、技艺优良等优点,但也存在市场主体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营销渠道发展水平不够、消费氛围不浓等问题,亟需从发展壮大老字号企业、推动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和营造老字号消费节日氛围等方面入手,提升老字号发展动能。
老字号出路在于守正创新
夯实产品服务质量基础,是老字号焕发新光彩的关键。切实贯彻老字号动态管理机制,则是形成老字号创建发展传承退出规范的关键。面对数字经济浪潮奔涌的新形势,已经成为老字号的企业不能固守旧规矩、老办法,而需要突破传统经营理念,实现老字号版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出路在于守正创新。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快创新发展,不断提升老字号经营效率、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老字号如何涌现新活力
以《办法》的出台为契机,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老字号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振消费者对老字号商品的信心,进一步培育消费习惯。
老字号创建不易,维护更难。在市场竞争、政府监管、全社会共同监督中,相关经营主体要努力创新,发掘品牌价值,拓展更大市场,打造更
……
【热点话题】严惩保健品“坑老”+时评+专题练习
新闻背景:
每盒成本仅为14.6元的淀粉丸,通过包装设计和虚假宣传,摇身一变成为“863复活丹”,然后以1000元至6980元不等的高价进行兜售,受害者多为老年人……近日,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人民法院依法对“7•1”保健品诈骗案件进行判决,相关责任人分别被判刑。
【写作方向】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轻则损失钱财,重则危害健康,保健品“坑老”屡禁不绝,已成不可忽视的社会顽疾!是时候斩断伸向老人的黑手了!保健品不是药,而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却需要下猛药。监管部门要亮出利剑,提高违法成本,让那些无良商家没有生存空间。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多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引导更多老年人擦亮双眼。
【时评1】
斩断黑手 勿让“复活丹”类“神药”再复活
2024年01月08日 17: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为何这么多老年人掉“坑”里?
一方面是因为保健品生产成本低、利润高,利益驱使下,不断有人铤而走险;另一方面由于保健品尚无清晰的法律定位,它经常被不法商家偷换概念,与合法注册批准的药品、保健食品等混淆,这为虚假宣传提供了可乘之机。
“863复活丹”的骗局其实并不高明。除了大肆宣传其“神奇”功效之外,经销商还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了参与电视购物的老年人的信息,并安排业务员伪装成电视购物健康顾问进行推荐。分销方则遍布多地,负责开拓客源
……
【热点素材】愿天下无“鬼秤”+时评+写作方向
新闻背景:
近期,有关街头摊主“缺斤少两”的短视频屡屡刷屏。有媒体报道,甘肃兰州一位网友在兰州街头调查几家路边摊后发现,1斤的炸鸡实际只有298克,2斤的樱桃实际只有850克。在与卖樱桃的摊主协商解决过程中,网友还遭摊主威胁。据悉,该摊主使用的是密码作弊秤。
【写作方向】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无论哪一种“鬼秤”,无良商家都是以“缺斤少两”的骗人手段,实现多赚“黑心钱”的目的。消费者的诉求是天下无“鬼秤”,而不是个别“鬼秤”因偶尔的消费者投诉被查,更不是摊贩前脚被查、被罚,后脚换个地方重新再犯。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也好,相关企业改进电子秤的工艺也罢,向“鬼秤”说不,守护诚信市场环境,需要业内各方更多努力。
【时评1】
实现天下无“鬼秤”,需要更多努力
2023年06月01日 14:45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缺斤少两”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可以看到,相关短视频在某平台上线5小时,评论人数过万了。有网友吐槽:“街边买东西,都是八两秤”;也有网友质疑:“太嚣张了,缺斤少两还这么牛!”可见,被密码作弊秤坑害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不良商家用“鬼秤”作弊易如反掌,加上大多数人没有到公平秤复秤的习惯,消费者被“薅羊毛”了还蒙在鼓里。对于充满科技感的电子秤,部分消费者有天然的信任感。殊不知,线上线下市场上,电子秤种类、品牌、型号五花八门,“方便”商家做手脚的非国标电子秤比比皆是。
电子秤能够作弊有多方面原因
电子秤能够作弊,除了摊贩的不诚信之外,也与电子秤的功能开发有关。这些密码作弊秤,可以通过设置密码,无论按电子秤上的哪个键都能使物体的量值或总价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还有的电子秤输入密码后,能在作弊状态和正常状态间随意转换。
另外,违法成本低、执法取证难等也是作弊秤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比如,计量器具本身单价不高,被没收后再次购买很容易;违法所得不易统计,具体金额和时间节点的计算都存在现实难度;流动商贩多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容易被有效监管。
不能容忍“鬼秤”横行
秤虽小,一头连着商家的诚信,一头连着消费者的信任,是市场公平交易最重要的工具。如果“缺斤少两”的现象蔓延下去,会扰乱市场经营秩序,影响诚信市场建设,加大市场交易成本。因此,不能容忍“鬼秤”横行。有关部门应加大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