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近五年(2014-2018)中考作文一类文选集
- 资源简介:
约17370字。
武汉市近五年(2014-2018)中考作文一类文选集
2018年中考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
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单,一定有亲近的朋友。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 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1 号文: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正如孔子所说,几千年来,无论哪个时代,都有有德之人,有德之邦,他们互相感化,彼此吸引,产生共鸣,形成世间一股清流。
有德的人自有伙伴。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将在梁山伯聚义,替天行道的故事。书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明而独特的形象。但不难发现他们都有共同的德:心怀正义,嫉恶如仇。像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武松斗杀蒋门神,以及众好汉共捉黄文炳。小至市井恶霸,大到朝廷贪官,他们都路见不平一声吼,甚至为此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正是因为好汉们都是一身正气,他们才能够相互吸引,相互钦敬,最终一起聚义梁山伯,替天行道。正是因为这样,遇上了困难,都是“一个好汉,三个帮”,他们从不孤单。
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一日收到家中来信,原来张家和邻居吴家争地,那吴家也有权有势,双方都不愿让步,故来向张英寻求帮助。张英看后,笑笑便写了回信: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张家人看后,很是惭愧,立即让地三尺。吴家见状很是感动,也立即让地三尺。“六尺巷”因此而来。自从以后两家也能够和睦相处了。正是因为张英的宽容大度,影响到了家人,而正因为张家的宽容大度的德,吴家受到感召,因而两家才成了芳邻。
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都是一支正义之师。上世纪五十年代,周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再后来,对于一些曾经的侵略者,中国也主动建交。直到现在,中国虽已强盛,却从不恃强凌弱,干涉别国内政,而是依旧抱持着大国小国平等的观念。同时,如今中国也常常为他国调解,维护和平,避免战争。中国主张和平的“德”,在国际上得到很多同样向往和平的国家支持。七十年代,正是有多国的支持,中国才恢复了联合国席位。现在国际上仍有很多与中国友好往来的国家致力于世界和平。
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国家,只要有德,就必能对其他有德之人产生欣赏,从而相互吸引,彼此共鸣,有相同的目标,不孤独。同时,有德之人,亦能感化无德之人,同样致力于同一目标,也不会孤独。
故,德不孤,必有邻。
2 号文:德不孤,必有邻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希文千年一叹是找寻?是宽慰?我不得而知。杜甫在友人李白落难时写下的“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却让我莫名感动:“怜才”也是怜己,共同的遭遇、同样高洁的情操使两位挚友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所谓“心心相印”,不就是共同的志趣和品德绾结着各据天涯的心灵,产生出“比邻”的温暖和光辉吗?道德竟是这样一个共鸣器,让高尚的灵魂不再孤单。
我也曾看到,车水马龙的闹市中,声遏歹徒的勇士遭受群魔围攻时孤立无援,扶助老人的热心人反受讹诈而百口莫辩,怒揭自短的单位员工却形单影只……“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那种群英交辉的美好图景是否一定要在古典的文辞和传奇的故事中找寻?“德不孤,必有邻”难道是一句宽慰君子的说辞?
我始终相信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