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约7820字
泉州市2006年高中语文第二册期末测试卷
语 文(B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2.试卷答案均答在答题卷上(答题卷在9-14页)。
第Ⅰ卷(共24分)
一、(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A.朱拓(tà) 慰藉(jiè) 执拗(niù) 埋怨(mán)
B.吮吸(shǔn) 讥诮(qiào) 炮烙(páo) 锱铢(zhī)
C.冠冕(guàn) 孱头(càn ) 谄媚(chǎn ) 畏葸(xí)
D.模样(mó) 弄权(nòng) 龟裂(jūn) 忌讳(h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仰杖 放浪形骸 沸反盈天 残羹冷炙
B.岑寂 呕心沥血 积重难返 故弄弦虚
C.尺牍 游目骋怀 安然无恙 藕断丝联
D.付梓 礼尚往来 飞扬跋扈 炉火纯青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熟语,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这个气象站的同志们对当地 的天气进行了长期的观测,逐步掌握了它的变化规律。
②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朗读教学日益重要,“ ”,这一俗语,也证明了朗读的重要性。
③京剧演员李二奎是高庆山的徒弟,可是如今李二奎的唱、念、做、打,各种功夫都大大超过了他的师父,真可谓 。
A.瞬息万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变幻莫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名师出高徒
C.瞬息万变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变幻莫测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名师出高徒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契诃夫是19世纪末期俄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巨匠,他最擅长于在平凡的生活中看出事物的本质,因此被称为“日常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家。
B.沈从文是我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湘西凤凰人,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多产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边城》《围城》等。
C.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提倡质朴的文风,他们和宋代的王安石、欧阳修、曾巩、“三苏”并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D.古代文体各种各样。序,附着在正文前用来对正文进行介绍、评价和陈述写作宗旨;辞,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二、(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谏逐客书
李 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