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70个字。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李卫东)
[设计简说]
这篇文章是一篇悼词,深刻的理性中蕴藏着深沉的情感。作为一篇特殊的议论文,应突出这一“文本”特色,从语言入手,深入体味理性与感性的完美融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女科学家”、“世间最顽强的女人”,人们毫不犹豫的把这些称誉给了她——居里夫人,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是镭的发现,使居里夫人一举闻名。而这发现的背后却是一连串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四年的时间,几万次的提炼,处理了几十吨矿石残渣,终于得到0.1克镭盐。由于长时间地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充满了艰辛与荣誉的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症离开了人世。1935年11月23日,一个同样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怀着诚挚的心情,在居里夫人悼念会上发表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悼词——《悼念玛丽·居里》。
二、整体把握
文章开篇就指出:“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通读课文,看看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思考作者是着重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的呢?文章第一段与第二、三、四段之间有何联系?
这句话开篇即明确了悼念及评价的重心。
着重从道德品质、人格力量等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
三、深入探讨
1、那么,文章第一段与第二、三、四段之间有何联系?
第一段包括三句话。第一句以“不要仅仅”转入,第二、三句分别用“还”、“即使……也”逐层递进。提出中心论点。第二段紧承第一段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质。第三段扣住第一段的第二句话论述。第四段则照应第一段的第三句话,表达自己的希望,收束全篇。段与段之间紧密联结,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