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通假字复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1/11 14:34: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020字。

  高考文言文阅读通假字复习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例如:“女还,顾反为女杀彘。”(《曾子杀彘》)句中“女”就代表“汝”。
  一、概念辨析
  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假借字为四种不同的文言现象,四者有着严格的区别,初学者常常将之混为一谈。但现实中前三者确有相似之处,而“假借字”往往和其他三种难以区分,所以对于不够明确的情况,也往往用“通假字”统称。
  1.古今字
  古代已有对应的字,后人又造新字来表达这个意思。如“莫”为“暮”之古字,因“莫”被用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2.异体字
  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如“泪”和“涙”,“睹”和“覩”。
  3.通假字
  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有临时作用。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因为古代的字很贫乏,所以用有限的字来表达意思。
  4.假借字
  通假字常与六书中的“假借字”相混。严格来说,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而六书的假借字则是本无其字,因为要创制新字较麻烦或为免使字数大量增加,而采用同音或近音字表达那种意思。
  即使在古人的训诂解说中,也有时会把两个名称相混。读者应按其上文下理,或按文字学知识,小心判别。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假借字本质上不属于错字或别字,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
  二、通假字的类别及特点
  1.从语音方面来看
  (1)同音通假:通假字与本字在读音上相同或相近。
  【例】①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④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二章》)(“畔”通“叛”)
  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蚤”通“早”)
  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倍”通“背”)
  (2)双声通假:是指通假字与本字的声母相同,韵母不同。
  【例】①胡不见我于王?(《公输》)(“胡”通“何”)
  ②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