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三单元检测题(安徽)
- 资源简介:
有17道题,约6900个字。
八年级语文上册检测题一
(第一、三单元)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 牧人驱犊返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__。(崔颢《黄鹤楼》)
(3) 清荣峻茂__,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__。(李白《渡荆门送别》)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__,归雁入胡天__”。
(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__,浅草才能没马蹄__”描绘了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景象。
(7)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只有奋发向上,才能有所作为。我们要像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说的那样“负势竞上__,互相轩邈__”。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1)以上文段选自鲁迅(周树人) (作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篇目)。(2分)
(2)“忐忑”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2分)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
(4)请结合原著回答:①选文中的“我”为什么会感到“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②简要说说这篇散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6分)
①因为看戏前“我”突然被父亲逼迫背书而导致看戏的兴致消失殆尽,所以说“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②表现以父亲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借以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3.学校开展“祖国,您在我心中”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3分)
(1)在活动开始前,小明同学写了一段开场白,请按要求帮他修改。(6分)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爱国”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多少贤人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抛头轳,洒热血。他们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敢于挺身而出,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在祖国蓬勃发展之际,他们可以义无反顾,甘愿付出自己毕生的精神。民族的兴旺,要靠每一个人去奉献;国家的强大,需由每一位有爱国之情的人去建设。下面奏国歌,请全体伫立。
①开场白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抛头轳”,正确写法是“抛头颅”。(2分)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搭配不当,将“精神”改为“精力”。
③最后一句有一处用语不得体,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伫立”应改为“起立”。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4分)
①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保家卫国的两种武器。(2分)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箭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弓或刀
②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对国家的别称。(2分)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九州
不上黄花南北望,岂知春色满神州。 神州
(3)下列对一首古诗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B )(3分)
青海长云暗雪山,______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____不还。
A.孤城 永 B.孤城 终 C.边城 永 D.边城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