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名校鹤壁高中2019届高三压轴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4730字。
河南名校一鹤壁高中2019届高三压轴第三次考试
语 文 2019.5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官员也要报告个人事项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了丰富的政治制度,其中有许多对官员的管理制度,包含了要求官员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内容。
任职时须报告有回避的亲属。
古代任官实行避亲制度,规定有嫡系亲属关系及母家、妻家近亲关系者,不能在一个官衙中任职,或不能在一个地区的不同官衙中任主要官职;中央高级官员的亲属不得在京都及附近任府县官,职卑者要回避,改任他官,以避免和防止官场中的徇私舞弊行为发生。
宋代为避免违规和监督这些规定的执行,规定在官员被任命时,个人都要填一份称之为“射阙状”的表格,详细说明自己在所任职衙门上下级关系中,或与本衙门行政业务联系密切的有关机构中有无要回避的亲属,保证“如后异同,甘俟朝典”。此外还要有两名官员作保,为其写出书面的“保官状”证明。倘若官员“射阙状”故意隐瞒真情,一经查实,要受杖一百,予以惩罚;“保官状”材料失实,作保官员也要受法规处分。
家中遇有尊长之丧须报告。
古代实行丁忧之制,规定官员遇有父母等尊长之丧,须暂离公职而在家服丧守制。清代规定,官员家中有此类情况,必须及时报告。官员匿丧不报的,革职处理,不准援赦。呈报丁忧迟延者,罚俸一年;漏报紧要字样者(如继母、嫡母、生母、慈母之类,是否嫡长孙之类,古代亲属称谓十分复杂,生母未必是嫡母,而慈母则用于这种情况,即妾所生之子丧母,其父令别妾抚育,则此妾为此子之慈母),罚俸六个月。官员也不能为了规避苦缺、远缺等目的捏报丁忧,违者革职。闻丧不报,擅自离任者,降二级调用。
年度考核须报告所犯过失错误。
古代对官员实行考课制度,依据法令和行政规则,在一定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唐代规定,“凡应考之官,皆具录当年功过行能,本司及本州长官对众读,议其优劣,定位九等考第”。宋代规定,受考核的京朝官(京官和升朝官的合称,宋代文臣通直郎以上、武臣修武郎以上文武官员总称升朝官,通直郎、修武郎都为正八品官)将本人考课期间的言行为政,进行回顾与检讨,如犯有错误必须悉记,不得规避漏写。负责考核的官员进行核对,如发现有漏写,受考核的官员要受相应处分。
离开工作岗位须请假报批。
古代的请假制度规定,官员不能正常上下班或因公离境须请假报批。元代规定官员有病有事不能上班, 均需请假。请假的报告称为“曹状”。如果未上班又不报“曹状”,就要罚俸或给予行政处分。清代规定官员必须居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岗。各省官员因公离境必须履行严格的报批手续,若谎报公出离境,会受相应之处分。官员必须正常朝参(京官)或公座(外官),不得迟值或早散。官员若有应早散迟值的情况,应将具体情况及缘由告知管门太监,管门太监随时登记,以备查核,官员无故散值过早者,罚俸六个月。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对官员的管理有一些比较严格的制度,对官员须报告的事项有明确规定,且规定的内容较为具体详细,对执行的情况要进行考核检查,对不遵守规定的还要给予相应处罚,这对我们今天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有借鉴之处。
(来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杨涌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要求官员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是其政治制度的一部分。
B.为了避免和防止官场中的徇私舞弊行为发生,有嫡系亲属关系的官员不能在一个地区的不同官衙中任职。
C.宋代要求有两名官员为所任命官员作保,为其写出书面的“保官状”证明材料,如果材料失实,作保官员要受法规处分。
D.古代实行考课制度,要求在一定年限内,依据法令和行政规则,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唐代与宋代的考课制度不同。
2.下列对原义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总述要求官员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然后从多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最后指出对现在的借鉴意义。
B.文章用唐代、宋代、元代、清代的一些例子来论证观点,说服力强,也加深了读者对我国古代采取措施加强对官员管理的理解。
C.文章从官员遇有父母等之丧须及时如实报丧和不能为避免苦远缺捏造丧事两个方面来论述家中遇有尊长之丧须报告这一规定。
D.文章引用“凡应考之官,皆具录当年功过行能,本司及本州长官对众读,议其优劣,定位九等考第”,旨在说明唐代对官员的考核十分严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官场中的徇私舞弊行为经常出现,中央高级官员的亲属不得在京都及附近任府县官,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
B.我国古代实行丁忧制度,在遇父母等尊长之丧时须暂离公职,匿丧不报、漏报紧要字样、捏报丁忧、擅自离任均要予以处罚。
C.我国古代的请假制度比较严格,清代由管门太监负责官员出现的早散迟值情况的登记,如果官员早散迟值,要罚俸六个月。
D.我国古代对官员须报告的事项有明确规定,对不遵守规定的还要给予相应处罚,这是优于现代官员管理制度之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为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四川大学启动了“红动l小时”社会实践活动,以“红色”为主题,引导大学生走进中小学校园,通过互动交流、口传心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F沉”,在互动中传承优秀文化。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在战争年代,英雄是那些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国家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人;在和平年代,英雄是那些为了祖国繁荣富强兢兢业业、艰苦奋斗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人,他们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