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题,约8300字。
高中语文第一册综合测试卷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部分,第Ⅱ卷为主观题部分。
2.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45 分)
一、基础知识(共4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寥廓(kuò) 青荇(xìnɡ) 长篙(hāo) 漫溯( suò )
B. 粗糙(cāo) 倾圮 ( qǐ ) 气馁(néi ) 赎(shú)罪
C. 慰藉 ( jí ) 享誉 ( yù ) 砥砺(lì) 宁谧( mì )
D. 虹霓( ní ) 魅(mèi)惑 肤( fū)浅 蜕( tuì )变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风姿,便在烟雾里也辩得出。
B、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竞会下劣凶惨到这地步。
C、 青年人要立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磨炼意志,砥砺品格,把所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
D、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众口烁金,积毁销骨”,一次一次的造谣毁谤,也可以将真相埋没。
3.填入下列各句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今天我将这个真理向世人宣布,希望它不会只被当作虚假的文字看待, ( )实际上根本就被置于一旁。
(2)、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 )的情况公诸于众。
(3)、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 )得自在坦荡。
A.以致 耸人听闻 茂盛 B.以至 骇人听闻 生长
C.以致 骇人听闻 茂盛 D.以至 耸人听闻 生长
4.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写文章经常一段到底,且文不加点,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
B.升到中学,就应该遵守中学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中学的课程,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
C.新产品的试验已到了关键时刻,大家应作好充分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D.长期以来,学生们对学校自来水龙头常自流水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要求他们自觉地节约用水,还要做很多的工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就难以大有作为。
B. 这本盗版书里的错误率高达百分之六十之多。
C. 每一个有志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建设有贡献的人。
D. 国贸大厦以“一次为客,永远为友”为经营理念,从市场需要出发,不断扩大商品经营质量。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人物,《再别康桥》是他再度旅英时告别剑桥时所作的诗篇。
B.闻一多、徐志摩均为新月社成员。社名是徐志摩根据泰戈尔诗集《新月集》而起的,意在以“它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
C.《国语》是先秦时历史散文,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课文《勾践灭吴》选自《国语 越语上》,而《战国策》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D.《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依据《春秋》而编定,所以也叫《左氏春秋》,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与其他的两部《谷梁传》、《公羊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7.对下面臧克家这首《三代》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A、这首诗三句话,二十一个字,却深刻地反映了普通农民一家三口人的悲惨命运,表现出作者惊人的概括提炼生活的能力。
B、全诗三句话,每句都重复“在土里”,突出揭示了中国农民祖祖辈辈束缚在土地上,终年和土地打交道的悲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