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八上语文每周一练(5)
- 资源简介:
约7080个字。
八上语文每周一练(5)
何陋轩记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①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③,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⑤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⑥孔子之言。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释】①蔡:周代古国。②上国:国都。③詈:骂。④郁:阻滞。⑤莳:栽种。⑥信:通“伸”,伸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守仁以罪谪龙场()②就石穴而居之()
③安而乐之()④因名之曰“何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译】
②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译】
3.“何陋轩”是如何来阐明孔子“何陋之有”的观点?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
4.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借用孔子的话“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答】
秦西巴纵麑
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与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注释】麑(ní)小鹿太子傅:太子的老师;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臣诚弗忍()②纵而与之()
③求麑安在()④居一年()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
【译】
②夫一麑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译】
3.孟孙做了什么事来表示对秦西巴的认同?(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答】
4.从选文中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答】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1.解释加点词语。
①辄以斗升相济()②心有憾()
③母卒三年()④方悟母之善举()
2.翻译句子。
①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
【译】
②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