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5700字。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级
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问卷和答卷两部分,答案填写在答卷上。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6分)
一、基础知识(共16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神祗(qí) 本分(fèn) 凫(fú)水 枕藉(jiè)
B、板滞(zhì) 恸(tòng)哭 罹难(lí) 迂讷(nè)
C、怄气(òu) 窥伺(sì) 晦朔(shuò) 提(dī)防
D、莳(shì)秧 缱绻(juǎn) 裨益(bì) 鹤汀(tī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吝啬 执著 莫明其妙 化干戈为玉帛
B、寒伧 昏溃 兵慌马乱 牵一发而动全身
C、执拗 黯淡 沧海一粟 心有灵犀一点通
D、陷阱 誊写 杯盘狼籍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有的石头像莲花瓣;有的像大象;有的像霞光老人;有的像卧虎。
B、 这个家庭,书籍、杯、盘、碗、碟都放得井井有条。
C、 毛泽东同志讲过:他写的文章不大引用马列怎么说,报纸老引他的话,他就不舒服。
D、 王教授冲着老伴忿忿不平地说:“人家划道道,你就会戳窟窿?我从来不会干这种……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最近一段时间,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各种传媒大量地报道了“构建和谐社会,保持安定有序的大好局面”方面的新闻。
B、“MP3”“优盘”销售市场看好,于是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致使顾客蒙受损失,相关投诉直线上升。
C、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D、 当假期来临,一些“网吧”都打出优惠价格吸引中小学生,学生们趋之若鹜,这种现象令人堪忧。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杂剧在元代文学中有突出的地位,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孔尚任的《桃花扇》和马致远的《汉宫秋》等。
B、我们学到的文学常识有许多与“四”有关系。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有《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有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C、《雷雨》、《日出》、《北京人》是著名戏剧家曹禺的代表作;剧本《龙须沟》、《茶馆》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他曾因《龙须沟》的创作而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D、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舞台说明是一种说明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环境、布景等等,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
6、《守财奴》构思精巧,作者写葛朗台的“反常的变化”有好几处,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葛朗台在庄园里决定回家改善与妻子、女儿的关系,“决意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可是走到家就发生了“抢夺梳妆匣”丑剧,致使太太晕过去,大大加剧了矛盾。这是因为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的金子,抵制不住对金子的占有欲所致。
B、葛朗台抢夺梳妆匣时,已是76高龄,可他看见金子,竟“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这超乎寻常的举动,应是受对金子的强烈占有欲的驱使而致。
C、在葛朗台太太死后,“老箍桶匠变得厉害,常在女儿面前哆嗦”。他对女儿是那么体贴:“他来搀她去用午饭”。这说明葛朗台太太的死,使他的的良心发现,后悔自己以前的做法,对女儿的殷勤是为了补偿,尽以前未尽父亲之责。
D、葛朗台82岁时患了风瘫,很快地加重,平时,“好像迷迷糊糊地神志不清,可是一到人家该送田租来,跟管庄园的算帐,或者出立收据的日子与时间,他会立刻清醒”。他的一切“反常的变化”,万变不离其宗,一切都是为了“金钱”。
7、在《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依次发下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桩誓愿。对这三桩誓愿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誓愿是全剧的高潮,作者运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创造了浓郁的悲剧气氛,使主题逐步深化,充满了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B、“血溅白练”,这一誓愿表明窦娥坚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