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课堂练习篇、能力训练、课后检测篇三部分,共49道题,约14000字)
咬文嚼字同步训练
设计:欧阳光生
课堂练习篇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对词语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中石没镞zhònɡ shí méi zú 扑朔迷离pū shuò mí lí
B.学富五车xué fù wǔ chē 才高八斗cái ɡāo bā dǒu
C.推陈出新tuī chén chū xīn 落入下乘luò rù xià shénɡ
D.不求甚解bù qiú shèn jiě 极端憎恶jí duān zēnɡ è
2.下列对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援例:引用。 B.岑寂:寂静。
C.付梓:刻字。 D.尺牍:书信。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
B.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
C.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
D.他就是行将陨落的彗星,光华四射。
4.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
A.咬文嚼字 郭沫若 奴才 蹭恶
B.锱铢必较 水浒传 叙述 啰嗦
C.斟酌文字 朱光潜 敏感 惊讶
D.索然无味 王若虚 援例 涵义
5.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大凡有成就的人,都善于在看来平淡无奇的事物中提出 。
(2)人不是铁打的,你紧张地工作以后,必须得到 的休息,精力才能恢复。
(3)说实话,办实事, 了他的务实精神。
(4)大西北是一个 的天地,青年人在那里是大有可为的。
A.质疑 充分 表现 广阔
B.疑问 充足 体现 辽阔
C.疑问 充分 体现 广阔
D.质疑 充足 表现 辽阔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
B.政委充满信心地说:“这伙敌人固然凶残狡诈,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坚信我们的侦察兵一定能完成任务!”
C.吕秀莲之流不断散布台独言论,干着分裂祖国的勾当,这些危言危行总有一天会成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
D.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只有
能力训练
1.选出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憎恶(zēnɡ) 斩截(zhǎn) 适宜(yí)
B.圆晕(yùn) 鲁莽(lú) 调和(tiáo)
C.骨子里(ɡú) 岑寂(cén) 清沁(qìn)
D.意蕴(yùn) 锱铢(zī) 累积(jí)
2.下列各组中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用词简练 深恶痛绝 锱铢必较
B.索然无味 斩钉截铁 变本加励
C.胸襟气度 端木遗风 套语乱调
D.柳腰桃面 柳岸灞桥 清沁肺腑
3.下列句子中画线处,按顺序应填入的一组词是( )
①郭先生________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②惊起了宿鸟,打破了________,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③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________。
A.照例 沉寂 含蓄
B.援例 岑寂 蕴藉
C.照例 岑寂 含蓄
D.援例 沉寂 蕴藉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
课后检测篇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斟酌(zhēn) 词藻(cāo) 倒涎(xián) 索然无味(suǒ)
B.婵娟(chán) 尺牍(dú) 付梓(zǐ) 咬文嚼字(jiáo)
C.凝练(yínɡ) 下乘(chénɡ) 胸襟(jīn) 锱铢必较(zī)
D.岑寂(cén) 蕴藉(jí) 圆晕(yùn) 清沁肺腑(xìn)
2.选出字形有错误的一组
A.凝练 蕴籍 含糊 索然无味
B.罗嗦 玩索 斩截 套语滥调
C.涵义 斟酌 拘礼 自在无碍
D.搅扰 胸襟 流弊 清沁肺腑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________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
(2)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________。
(3)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________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
A.逐渐凝练简洁 B.逐步简练简洁
C.逐渐简练简捷 D.逐步凝练简捷
4.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B.辩论会上,辩手们纵横捭阖、广开言路,既表现出严密深刻的思维,又显示了丰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