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道题,约9500字)
2004学年第二学期
杭州二中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 黄犁欢
一(共3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召集(zhào) 胆怯(què) 刀俎(zǔ) 自怨自艾(yì)
B.埋(mán)怨 寝衽(rèn) 脑髓(suí) 瞬息万变(shùn)
C.肖像(xiāo) 忤视(wǔ) 咀嚼(jǔ) 感慨万千(kǎi)
D.朱拓(tà) 形骸(hái) 鞭笞(chī) 前仆后继(pū)
2.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宗籍 礼尚往来 水乳交溶 幅员辽阔
B.国粹 藕断丝连 名副其实 委屈求全
C.柔婉 发愤图强 残羹冷炙 轻歌曼舞
D.寒喧 沸反盈天 九霄云外 悲歌忼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①庄周一气之下弃文从商,在他小伫濠梁之上领悟到鱼的乐趣之后, 想养鱼致富,挖起鱼塘来。
②这些话使她感到十分 ,脸上顿时泛起了两朵红云。
③他并不开灯,想把自己 在黑暗里,让脑子安静一下。
④偶尔记起‘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句子,不由 起文人的苦心来。
A.居然 难看 隐匿 悲怆 B.竟然 难堪 隐蔽 悲悯
C.居然 难堪 隐匿 悲悯 D.竟然 难看 隐蔽 悲怆
居然:侧重于不容易做到的事而做到了,也可指不应该或不可能发生的事发生了,语意较轻。
竟然:只能指不应该或不可能发生的事发生了,带有惊诧的意味,语意较重。
隐匿:比“隐蔽”更进一步,是躲藏起来不让人发觉。
隐蔽:借旁的事物来遮掩自己。
悲悯:怜悯的意思,用作动词。悲怆:悲伤的意思,用作形容词。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B.其中《白洋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志,视为“白洋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C.等他们闲下来没有事了,我就傻想:该低下头了吧。你猜人家干什么?用白粉子在我家影壁上画上许多圆圈圈,一个一个蹲在院子里,托着枪瞄那个,又唱起来了。
D.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祝福》最初发表在1924年的《东方杂志》上,后收入作者的第一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的第一篇。
B.《兰亭集序》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名篇。作者在文中记述了自己与当时的一些名士在兰亭盛会饮酒赋诗,各抒怀抱的情形。
C.《乌江自刎》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是一部英雄史诗,司马迁没有按照“成者为王败者寇”的标准评价项羽,相反,在他笔下,项羽被描写成了一个失败的英雄。
D.杂文要求内容特别集中、精粹。这就决定了杂文选材要大中取小。所谓大中取小,不是把大问题压缩成小问题,而是要从重大社会问题中选取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那一点。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10分)
①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③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④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
⑤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7.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三(共1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1—14。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