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6000字。
2004至2005学年度
第二学期第一学段高一级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真实姓名为彭晋龙,单位为陆河县河田中学
班级 座号 姓名 评分
一、现代文阅读(28分)
(一)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6分,每小题2分)
○1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漫了青白的光。
○2“小栓的爹,你就去么?”是一个老女人的声音。里边的小屋子里,也发出一阵咳嗽。
○3“唔。”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扣上衣服;伸手过去说,“你给我罢。”
○4华大妈在枕头底下 A 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 B 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 C 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那屋子里面,正在悉悉窣窣地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老栓候他平静下去,才低低的叫道,“小栓……你不要起来。……店么?你娘会安排的。”
○5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门,走到街上。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1、第○1段画线的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
2、分别选出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在第○4段的横线上,并说说选词的原因。
A.掏、摸、拿 B.轻轻、慢慢、抖抖 C.扫、按、摸
原因:
3.第○5段画线的句子用什么方法描写人物?为什么“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老栓倒觉得爽快”、“跨步格外高远”呢?
答:
。
(二)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6分,每小题2分)
当今发达国家正在加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这种技术的魅力是无穷的,小朋友可“翻动”电子“小人书”,用手触摸屏幕的任何位置,都可以发掘出有趣的情节:触摸天空,云层里会穿出一架飞机;触摸大树,树叶间会飞出一群小鸟;观看电视剧,可让演员按照你的意思演出;学习英语,会有声音提醒你如何改进。
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角度说,以往的计算机只能处理单媒体——“文”,即文字、数字。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交互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使它们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依靠数据化技术,将图像、声音和文字信息解释翻译为阿拉伯数据,然后再进行数据压缩。比如它能把相当于一整套百科全书的内容压缩在一张光盘上。它还依靠纤维光学技术,细如发丝的一根光纤所负载的信息量是所有无线电频率总和的1000倍。多媒体技术由于具有高度的交互性,使用者只需用手在电脑屏幕触摸就可操作,这样,普通人(包括儿童)都可以方便地使用。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渗透到教育领域。电子教科书向人们提供声、图、文并茂的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的人类化信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亲身经历,可成倍地提高学习效率。用多媒体制作的教学节目,可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和需要提取大量的软件进行学习,教师可根据计算机的反馈来修改教案,改进教学。由于人与画面可直接进行双向交流,可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式、发现式的学习。
4.文中加点的两个“交互”分别指的是( )
A.第一个指计算机与多种信息之间;第二个指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
B.第一个指多种信息之间;第二个指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
C.第一个指计算机与多种信息之间;第二个指计算机与用户之间
D.第一个指多种信息之间;第二个指计算机与用户之间
5.下列不是多媒体技术得以发展的条件的一项是( )
A. 数据化技术的发展
B. 纤维光学技术的出现
C. 社会发展和人们需要
D. 单媒体技术单调、呆板
6.下列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
A. 纤维光学使多媒体通信技术负载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B. 多媒体技术大大方便了多种信息的储存和操作。
C. 多媒体技术最大的特定是能把多种信息复合在一起。
D. 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使教材和教学方式发生巨大的变革。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