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埠中学高一语文第二册月考(二)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制卷:林承鸿(jiangniao)
第I卷 (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逡巡(qūn) 从散约败(zòng)氓隶(máng) 鞭笞天下(chī)
B.瞋目(chēn) 人为刀俎(zǔ) 戮力(lù) 游目骋怀(chěng)
C.癸丑(guǐ) 流觞曲水(shāng)激湍(tuǎn) 按剑而跽(jì)
D.流憩(xī) 放浪形骸(hái)轻飏(yáng) 不知句读(dò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追亡逐北 因利乘便 威震四海 有酒盈樽
B.云集响应 嬴粮影从 深谋远虑 度长絜大
C.同年而语 项庄舞剑 矫首遐观 茂林修竹
D.趣舍万殊 静燥不同 情随事迁 受业解惑
3.下列句中有的有通假字,有的没有,依次将各句中的通假字挑出来,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③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④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⑤仆诚已著此书……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⑥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⑧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A.①从②赢③有④郤⑤责⑥曷 B.①从②景③有④郤⑤责⑦知
C.①从③序⑤戮⑥胡⑦知⑧贰 D.②景③有④郤⑤责⑥曷⑦参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爱(吝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故以为其爱(疼爱)不若燕后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衡量)大
B.……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统率)其兵
秦有余力而制(制服)其弊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怨恨)色
C.足以极视听之娱,信(的确)可乐也
信(可靠)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情随事迁,感慨系(附着)之矣
D.所以兴怀,其致(情趣)一也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达到)万乘之势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约定时间)
5.比较以下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A.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也不同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司马迁与同时代的司马相如并称“两司马”。
B.“序”是一种文体,它是附着在正文前来对正文进行介绍、评价和陈述写作宗旨或记读后感的文章。
C.陶渊明的典型意义在于他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
D.秦时称说的“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与今天所说的山东大致相同。
7、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其中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中心。情节又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
B、《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作者是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C、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他的《师说》一文的中心论点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拿来主义》是选自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杂文》,全文主要论证的是拿来主义。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绿色通道》这套系列丛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面向高一年级的老师和学生。
B.由于一至四号“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