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一中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所有答案请都答在答题卷上!
第一卷(33分)
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租赁(lìn) 搭讪(shàn) 寒伧(chen) 面面相觑(qù)
B. 朱拓(tà) 敕造(chì) 间或(jīan) 咬文嚼字(jué)
C. 宝钗(chā) 懵懂(měng) 两靥(yè) 安然无恙(yàng)
D. 拗开(ǎo) 丝绦(tiáo) 砧板(zhēn) 自惭形秽(suì)
2. 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俨然 形骸 伶俐 沸反盈天
B.寒喧 祈祷 内疚 情窦初开
C.踌躇 打烊 弥撒 走投无路
D.凫水 裨益 誊写 弥天大谎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他专制的程度也随着吝啬而俱增; 妻子死了,要把财产放手一部分, 是极小极小的一部分, 他管不着,他 觉得逆情背理。”
A.如果 哪怕 只要 就
B.因为 只要 只有 才
C.因为 哪怕 只有 才
D.如果 只要 只要 就
4.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很多留学生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夸夸其谈地谈外国。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忘记了自己认识新 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
B.某些人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孜孜以求,借着党的工作去达到他私人的某种目的。
C. 刘少奇《个人和集体》一文高屋建瓴,事例充分,分析透辟,是非界限清楚,很有说服力。
D.“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侃侃而谈,满足于不求甚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5.下列句子没有句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党里确实存在着这种极坏的典型,而且为数相当地多,为害相当地大,不可不等闲视之的。
B.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一个学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
C.我们应该尊重中国的语法、语言的构造,但是不能把文法等等,离开活的语言和写作的实践,当作抽象的法则来谈论。
D.调配色彩,主要指斟酌所用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要注意词语在感情上有褒与贬的不同,语体上有书面语与口头语的区别。
6. 宝黛初会,这“-----惊----笑”表达的含义可用下面哪一句诗概括:( )
A.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B.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C.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15 分)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也。祖父淑,朗陵令;彧父绲,济南相。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颍川,四战之地也,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怀土犹豫。会冀州牧韩馥遣骑迎之,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而袁绍已夺馥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弟谌同郡辛评等,皆为绍所任。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时太祖①为奋武将军,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②也。”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
是时,董卓威陵天下,太祖以问彧,彧曰:“卓暴虐已甚,必以乱终,无能为也。”卓遣李傕等出关东,所过虏略,至颍川、陈留而还,乡人留者多见杀略。兴平元年,太祖征陶谦,任彧留事。会张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