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语言应用题考查方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3/21 17:19:5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80字。

  刍议语言应用题考查方式
  陈昭平
  从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看,占压倒性多数的试卷都专门设置了语言文字应用题,以单独考查考生的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能力。分值比重也逐渐增加,由过去的4~5分提高到如今的10分以上,有的省份甚至达到了16分。高考语文试卷每年都标榜“稳中有变”,而大多数命题者常常把这所谓的“变”落实体现在语用题上,甚至把它作为高考语文试卷的“亮点”来打造。
  不可否认,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确实出现了一些令人眼前一亮、堪称完美的语用题试题。但从总体上看,其考查效果并不理想。令人尤为印象深刻的是2009年广东卷第22题的图文转换题,当年考生总数64万余人当中竟然有13万吃了零分,约占考生总数的五分之一,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当年的广东省高考语文科评卷组专家表示:“从这道题目答题情况看,广东考生在语言应用方面的能力太差了!”
  我们的出卷者总喜欢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批评与抱怨考生的能力差,而不愿意反思自己设置的考题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切实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客观地说,高考试卷语用题大多数考题刁钻古怪,僵化教条,远离生活。请看这样的题目:
  1、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2009年四川卷)
  这是一道分值为5分的句式仿写题。在考查学生描写能力“形似”( 句式基本一致)的同时,还必须在仿写中运用三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最后一句兼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在仿写的形式和内容要求上设置了重重障碍,似乎刻意不让考生得分。这样在命题要求上过于繁复,使考生顾此失彼或无从下手的试题还是不出为好。
  2、湖北省旅游局即将组团赴香港宣传湖北。请结合湖北人文、地理特点,为该团拟写一则推介湖北旅游资源的广告词。内容中应包含三峡、武当山和黄鹤楼。(不超过40个字)( 2005年湖北卷)
  本题为广告词拟制题,既有字数的限制,又需结合湖北的人文、地理特点,还要求包含三峡、武当山和黄鹤楼的内容。短短的40个字要包含三处旅游资源,文字精炼的要求真够高的。更显得不合理的是命题者想当然地认为考生一定掌握了相关的人文、地理专业知识。而考生如果恰好缺乏三峡、武当山和黄鹤楼(或其中的一两种)的人文、地理等专业知识,语文表达能力再好,恐怕也只能成为无米之炊的巧妇。
  3、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四处并修改。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2012年山东卷)
  本题答案是:①“寄奉”改为“惠赐”②“过目”改为“拜读”③“些许”改为“莫大”④“惠存”改为“珍藏”⑤“光临”改为“前往”。
  虽然有“答对四处即给满分”的貌似宽松的要求,但“寄奉”“惠赐”“拜读”这些严重脱离当今学生实际生活环境的所谓“得体”的语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