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寻乌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7570字。
山西省寻乌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2.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3.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即单选题。
一、(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安谧mì 忖度duó 烙印lào 妍媸毕露chī 惊魂甫定fǔ
B.变徵wēi 慰藉jiè 伫立chù 光风霁月jì 溘然长逝kè
C.绣闼dá 弓缴zhuó 追溯sù 伉俪之情kàng 热泪盈眶kuāng
D.枸杞jĭ 畜养xù 经筵yán 羽扇纶巾lūn 钟鼓馔玉zhu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烟霭 座右铭 目不遐接 走头无路
B.戏谑 伤脑筋 裨官野史 宁缺毋烂
C.福祉 百叶窗 辘辘饥肠 草菅人命
D.涕泗 推销员 无精打彩 改斜归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飞黄腾达,全国人民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B. 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C. 中国互联网协会声称,大规模封杀垃圾邮件只不过是目前在没有法律监控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
D. 春节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风云变幻,一会儿晴空丽日,一会儿雨雪交加。恶劣的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2月10日发生的美俄卫星相撞事件,世界各大报纸都详细地在显著位置作了报道。五角人楼发言人布莱恩•惠特曼声称:“这绝对是一次偶然事件。”
B.理科综合、文科综合的考试形式,对许多习惯了单科考试的高三学生,最初的确会感到不适应。
C.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大力制造生物燃料,以减轻对石油的依赖,缓解高油价带来的冲击,然而,其直接后果是挤占粮食资源,并加剧全球许多地区的饥饿和贫困。
D.许多网友认为,标榜“大众”和“草根”的山寨文化之所以能大行其道的原因,是由于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普通人的文化需求、适应了大众文化的消费需求所致。
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语句,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向西越过桐庐县城, ,这就是富春山的山子山孙了。东北面山下,有一条长蛇似的官道,隐而复现, 。绕过一支小岭,便是富阳县的境界。
(2)鸟儿鸣叫着,一批又一批飞过旷野。它们时而飞过碧绿的田野,看到小河在太阳照耀下流淌;时而飞过丛林,窥见 。
①遥遥对着一排高低不定的青峦 ②一排高低不定的青峦遥遥地对着
③出没盘曲在桃花杨柳洋槐榆树的中 ④在桃花杨柳洋槐榆树的中间盘曲出没
⑤在枝头闪烁的鲜红的果实 ⑥鲜红的果实在枝头闪烁
A.②③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6.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第一回借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交代贾宝玉的来历——乃是“无材补天”的顽石,暗示他不可能挽救日益败落的贾府,而是一个封建家族的叛逆者。
B.《哈姆雷特》中,父亲暴亡,母亲改嫁谋杀父亲的新王,急转直下的人生变故击碎了哈姆莱特的梦想。现实和理想的矛盾,微弱的自身力量和重大的社会责任的差距,使他忧郁、探索、徘徊。
C.《边城》围绕主人公翠翠纯美人性的成长和她与傩送、天保兄弟的爱情悲剧,处处点染湘西优美而富于灵性的山水风光、淳朴而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人情。
D.《呐喊》成功塑造了许多封建社会中生活在底层的贫苦大众形象和被科举制度戕害的知识分子形象,比如阿Q、闰土、华老栓、 骆驼祥子、孔乙己、陈士成等。
二、(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山寨现象”要区别看待
郭振刚
据《新华每日电讯》12月7日报道,一段时间以来,“山寨现象”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一种流行、一种“品牌文化”——从最初的“山寨手机”,到“山寨食品”、“山寨服装”、
“山寨药品”等,甚至还出现了“山寨电视剧”、“山寨晚会”、“山寨歌曲”等“山寨文化产品”;一些地方,不仅有零散的“山寨产品”销售地,还有专售“山寨产品”的“山寨一条街”。
从物质形式考察,“山寨产品”无论是从最初的简单模仿,还是到现在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抄袭、复制甚至是“克隆”名牌产品,其实都是一种仿冒。由于“山寨产品”具有形似名牌产品的外观,确实让一些“山寨族”过足了名牌瘾,但“山寨产品”的出现和蔓延也导致了侵权。这种侵权既体现为对他人注册商标的不正当抄袭、对他人外观专利的不正当使用,也体现为假冒伪劣给一些消费者带来的产品质量问题。因此,“山寨产品”既给不知情的消费者带去了产品质量问题的烦恼,更给被仿冒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害。
从文化形式考察,某些所谓的“山寨文化产品”契合了当今社会的“快餐文化”。一些“山寨族”认为,“山寨产品”是“99%的克隆加上1%的原创”,注重的是“形似”。这从一个层面说明,“山寨文化产品”迎合了一些人在较大生活压力下的某种情感宣泄的需求。剥离掉其模仿他人产品的特性,“山寨生活”的流行提醒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