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卷亮点试题评析
- 资源简介:
约3550字。
2011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卷亮点试题评析
2011年语文高考试题的整体特点可用两个字来概括——平稳。即变化幅度不大,依然以传统模式为主。考生比较熟悉的老题型,如成语运用、病句辨析、语句衔接、仿写、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等仍然占据正统地位。但同往年一样,稳中有变。虽是“微调”,但有些试题创意微妙,令人称道,真可谓平中见奇,陈中出新。笔者试从题海中采撷几朵晶莹的浪花,与读者共赏。
一. 浙江卷第2小题。
【试题回放】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笔法闲熟,感情真挚。/文章如流水账,缺乏细腻的描写。/融感情于琐碎的细节中不作直接抒情,情却自然溢出。(摘自作文评语)
B、贷款金额为叁拾肆万元,月底结算。/暂收定金伍佰元,余额货到验收合格后十日内付清。(摘自单据合同)
C、我们都是虫,可我是萤火虫。/苦难是化了装的幸福。/不是忙到脚不沾地,是忙到脚没空儿粘地。(摘自教室板报)
D、一期售罄,二期将出,敬请期待。/领衔浙江,独占鳌头。/创意至上,虚位以待,欢迎报名。(摘自招牌广告)
【试题评析】这道试题有三大亮点:
①生活味浓郁,富有情趣和理趣。从题型上看,这道试题似乎平淡无奇,但稍加观察,便可发现试题颇有新意,如同“旧瓶装新酒”。每项句子的后面注明了出处,表明这些句子都是来自实际生活,有的直接取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如“作文评语”、“教室板报”;有的虽然取材于社会生活,但只要留心,随处可见,如“单据合同”、“招牌广告”。注明了出处,使这道试题面貌一新,洋溢着鲜活的生活气息。
②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俗语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这道试题生动地诠释了这个看似平易却常常被人忽略的道理,为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做出了示范,把语文的工具性和实用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③考查面广,难度系数适中,区分度合理。每项列出两组或三组短句,每组短句中都含有适量的具有考查价值的词语。其中,A项的“闲熟”(应为娴熟)、B项的“定金”(应为订金)、C项的“化了装”(应为化了妆)、“粘地”(应为沾地),是排除点。命题者让大多数考生稍加思索便可将“闲熟”和“化了装”或“粘地”排除,轻松越过A、C两关,然后在B、D两道关前区分高下。而B项中的大写数字“叁拾肆”、“定金”和D项中的“售罄”、“独占鳌头”等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很容易让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