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13个专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28 7:58: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2
  • 下载点数: 1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53630字。

  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
  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
  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名句默写
  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评估古诗的思想内容
  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诗歌鉴赏总述
  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文言文筛选信息、分析与综合
  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评估古诗的思想内容
  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13个专题)
  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包括两类:(1 )作品中描写的人物。包括英雄、名流、亲属、友人等。(2)诗人自我形象。一般抒情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且往往与写景结合在一起。
  在叙事诗中,诗人是通过笔下的人物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性格、志气、情感或思想观念;而在抒情诗中,则是通过直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绪,来完成对自我形象的塑造。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
  (一) 作品中描写的人物。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这首诗首联起得突兀,大有先声夺人的气势。颔联写发现猎物奋力追击的情形,生动而又逼真。颈联写猎罢归营,不着痕迹地表现了将军策马疾驰的风姿。尾联以“回看”一词写将军踌躇满志的神情。
  答案:这首诗通过写一次狩猎活动,勾画出了一位将军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形象,表现了奋勇杀敌、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
  (二)诗人自我形象。
  【例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①。
  【注】①沧洲:水边陆地,
  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所使用的各种手法。
  表达技巧可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等。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主要方式:
  1. 判断技巧名称。
  2. 分析表达技巧的用法。
  3. 比较表达技巧的异同。
  4. 评价表达技巧的效果。
  一、抒情手法
  常见的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后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
  抒情手法手法简介直接抒情直接对有关的人物或事件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情借景
  抒情把诗人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情景
  交融诗句因情布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托物
  言志借自然界中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用典
  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
  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试大纲》中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文言文翻译要求将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为通顺的现代汉语句子,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出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与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准确解释;同时要分析句子结构,把握句式特点,体味句子语气。特殊句式和特殊用词现象往往是翻译题的采分点,翻译的关键是找准得分点。
  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是能够正确翻译文言句子的关键,这些语法现象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积累性的——实词方面的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
  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文言实词是历年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点。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
  1.  常见文言实词。所谓“常见”,是指实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范围包括文言文中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主要包括考纲上所列举的120个实词,还包括初高中课本及学生尚未接触到的文化经典中经常出现的实词。
  2.  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判定常见实词的含义。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等,其中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的考查是重点。
  考查形式主要有:
  1. 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要么是对某个实词提供四个备选项,要求选出正确答案;要么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后者是近几年高考常见的考查形式。
  2. 要求考生辨别词义差异。要么是比较不同句子中字形相同的实词的意义,重点考查一词多义的情况,要么是要求找出与现代汉语在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