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的性质》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500字。
《苯酚的性质》设计
教材分析:
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苯、甲苯、乙醇的性质,在此基础上通过类比法推测苯酚的性质,生动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获取了对苯酚性质的感性认识,同时对有机物中官能团的相互影响有了深刻的理解,类比推测与实验探究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实验能力、观察分析、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苯酚的性质不仅体现在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上,而且体现在羟基对苯环的活化上。在全面探究其性质的基础上,将其性质与乙醇的性质、苯的性质进行对比,能有力地说明有机化合物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并不是其分子内各个官能团特性的简单加和,而是这些官能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综合效应。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利用这种对比方式,明确有机物分子中各官能团的相互影响,引导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有机分子的结构。要试图让学生从这种性质对比、结构对比中领悟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
教学模式: 启导探究问题创新模式;选择该模式旨在教师通过任务驱动,问题设置,信息传递,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参与实践,体现以学为核心,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酚类的定义,掌握苯酚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2、掌握苯酚分子结构的特点与醇分子结构的异同。
3、了解苯酚分子中羟基与苯环的相互影响, 理解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引起物质性质的变化;。
4、掌握苯酚的性质、鉴定、主要用途。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的设计,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结论的推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能力,分析思维能力。
2、通过与已学知识的比较,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化学实验现象美、物质的微观结构美,感悟化学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激起努力学好化学的热情。
2、结构决定性质,性质是结构的体现,培养学生事物变化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形成唯物主义思维观;
3、化学对环境的影响,加深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苯酚分子结构的特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学准备: 1. 试剂:苯酚晶体、苯酚稀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碳酸氢钠溶液、浓溴水、蒸馏水
2. 用品:pH试纸、玻棒、表面皿、角匙、滴管多个,每组有四个试管配上橡皮塞。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 我们走进医院的病房,往往闻到一股特殊气味。有没有同学知道,散发这种特殊气味的是什么物质?是来苏儿水。它是苯酚和甲酚的皂化液。
[展示]
[提问]两种物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学生回答]这两种物质都含有羟基,而且都是直接连接在苯环上的。
[过渡]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羟基连在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一类烃的衍生物叫醇,今天我们学习羟基与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一类化合物叫做酚。苯分子里只有一个氢原子被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