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眼”类鉴赏题答题思维及答题模式
- 资源简介:
约2070字。
“诗眼”类鉴赏题答题思维及答题模式
成都十二中康宝
一、 教学分析设计
1、考点《考纲》三、3:“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学生分析:①、难于确定“诗眼”。
②、不能从诗歌整体表达的思想情感出发分析“诗眼”的表达效果。
③、整合组织答案时容易漏点而导致失分。
3、教学目标:建立一个“诗眼”类鉴赏题思考和解题模式。
二、教学实施设计
(一)、教学环节
1、导入
学生订阅的《语文周报》有这样一道诗歌鉴赏题:
宫词
武衍
犁化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惟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问题: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2、实践探索
①学生试答题。
②公布参考答案。
③对照参考答案找出答题存在的问题。
附参考答案:诗眼是"锁"字。"锁"有"幽闭"之意。满庭春色幽闭于宫墙之内,如花宫女也幽闭于重门之中,生不如飞舞出墙的落红,青春在高墙中白白消逝。着一"锁"字将宫女被禁的悲哀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了,表达了诗人对宫女的同情。
学生回答此题基本不得要领,一是"诗眼"找得不准,二是分析不当。但学生看了参考答案以后,大都能心领神会,认为"锁"确实是诗之"眼",凝练传神地表现出了宫女的"宫怨"。可问题是,学生今后遇到此类问题怎么回答,依然心中无数。此类问题的答题思路和答题要点是怎样的?我在讲评时力图给学生建立一个思考和解题的模式,让这类答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从而增强学生解此类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答题的效益。
3、方法归纳
答题前应有的几项预测
①、对诗歌题目的预测
一首诗歌鉴赏之前,可从诗歌的题目大致预测作者所写诗歌的内容范畴和情感表达范畴。如题为"秋思",一般多写思乡怀人;如题为某地名、某古迹名胜、某边塞多表达物是人非之慨、历史沧桑之感、征人戍边之怨。本诗题为"宫词",多是写闺愁宫怨。
②、对作者的预测。
知人论诗,以察诗情。如果作者是熟悉的,就要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来解读诗歌,如王维的寄情山水,李白的放荡不羁,柳永的相思艳情,李清照的闲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