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170字。
《2010年湖南省语文考试说明》解读与备考建议
湖南省汝城县第二中学高三语文组
一、2010年考试说明的解读
确立了“平稳过渡、稳中求进、务实创新”的指导思想,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意在实施战略转移: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由能力立意到素质立意(侧重学科素质)。维护了“双基”(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命题传统,侧重于应用能力(审美、探究和创新等能力)的探索。
继续融入湖湘文化内涵,形成湖南省新课改命题的地方特色。命题风格:具有湖湘文化底蕴的“典雅厚重,务实创新”特色。命题理念:与新课改理念相融合,由“能力立意” →“素质立意”(这里的“素质”主要指学科素质)。
既体现了湖南卷典雅厚重道统相承的个性特点,又体现了大胆取舍与谨慎务实的课改探索。特色之一,回归本位,彰显语文意识。特色之二,关注基础,侧重能力素质。特色之三,尝试探究,变化谨慎稳重。特色之四,限制文体,注重个性体验。
从“考试能力要求”看,主要的变化是增加了“探究(F)”: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从考试内容选择上看:各学科内容既包括共同必修课内容,又涵盖省教育厅规定的选修课内容。根据试卷结构调整的结果看:既体现了选考和必考的特点,又将“选考”作了必要的限定,可看出“稳中求进”的命题思想。
一、必考内容:
(一)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 识记 A
(1)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 表达应用 E
(1)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 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1)默写古代诗文(指定篇目见附录)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的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