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20字。
现代文大阅读“结构”类题型的三种设问形式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近几年高考大阅读的考查重点,其中现代文大阅读对“结构”的考查尤其情有独钟,2009年就有天津卷、江苏卷、北京卷、湖北卷、湖南卷、辽宁卷在设问中直接用了“结构”一词。还有许多省市高考题虽然没有直接涉及,但考生也需运用“结构”知识来解答。对于这一热点题型的主要设题形式及解题策略,我们很有必要深入研讨、认真掌握。本文尝试从三方面对结构类题型进行分析指导并辅以相关阅读训练。
一、直接设问类题型
1. 题型特点分析
这类题在题目中直接出现“结构”一词,设问指向明确,要求简洁明了,明确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这里使用两个例句加以直观说明:
① 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② 在全文结构上,这句话起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2. 答题技巧
解答这类题目,必须以对文章结构知识的熟练掌握为基础。解答的步骤,首先是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必须解决的问题,题目考查的是什么结构知识;接着,理清文章结构的相关知识网络,明确答题所需的相关知识点;再根据知识点的要求,认真阅读、分析文章,突破答题障碍;最后整理思路,完成答案。
3. 知识积累
这类题没有刻意的干扰和误导,大多依靠平时相关知识的积累就能完成,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以例句①为代表的对结构方式的考查以及以例句②为代表的对结构上的作用的考查。文章的结构方式主要有四种。(1) 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同这种结构方式相关的还有“分—总”式或“总—分—总”式。(2) 递进式,逐层深入形成递进。(3) 并列式,分几方面分别介绍,形成平列。(4) 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一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常用结构上的作用则有诸如设置线索、制造悬念、埋设伏笔、过渡照应、衬托对比、扬抑结合、卒章显志等。
二、 间接设问类题型
先用两个例句来说明什么是间接设问类题型:
① 本文主要写“A”,作者为什么开头用较多笔墨写“B”?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② 第二段里的“某某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 题型特点分析
这类题目中虽然没有出现有关文章结构的字眼,但必须有一定的分析文章结构层次的能力或相关的文章结构知识,才能解决考题。我们把这种变向的间接的考查形式归为间接设问类题型。上面两个例句,①间接用“开头”一词代替了行文结构位置,②中的“作用”即暗含结构上的作用,没有直接设问,要求我们自己去发现。
2. 答题技巧
完成这类题目,其步骤是:第一,透过现象看本质,迅速判断答题时要以哪些关于结构的知识作分析和回答问题的基础;第二,检索出相关知识要点。第三,根据相关知识要点分析阅读文本,作出判断,尤其注意所分析文句或文段在文中的位置;第四,形成答案。总之要学会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