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答卷给我们的启示——兼谈2010届高三作文备考策略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1/21 13:55: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370字。
  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答卷给我们的启示
  ——兼谈2010届高三作文备考策略
  广州市第47中学何国跻
  一、管窥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答卷的典型问题
  1、词语不当,语意莫名
  请看例句:
  爱祖国是一个常识。古有屈原,为了心中那份爱国情怀,独自投身汨罗江,为的是唤醒楚人心中的常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没有抛却常识,甘愿为国家卖命。
  (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答卷《与常识同行》)
  上述文段用词不当,影响了语意表达,造成了历史事件的误读。屈原投江,用“独自”修饰,使人误成一种屈原媲美关羽单刀赴会的勇毅感。难道屈原还要拉上一个人“共同”投江不成?这真令人有莫名之感。接着说屈原投江“为的是唤醒楚人心中的常识”则是考生完全不顾历史事实的“强拉硬拽”了。而下一句说林则徐甘愿为国家“卖命”则是典型的感情色彩误用。
  2、技巧不当,弄巧成拙
  例句:
  我们生活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常识,常识是人们生活中的知识积累,或是对一些简单事情的处理方法,常识犹如同杯中的水一样简单和平淡,喝下去还是没有味道的。但看似简单的东西,却不一定是真的简单。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就会发现常识非常。
  (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答卷《常识非常》)
  该考生为了“引出”观点“常识非常”,前面先写了关于常识“特点”的一段话,又为了“突出”观点,接着就用“常识犹如同杯中的水一样简单和平淡”对“常识”“欲扬先抑”。应该说,该考生是懂得写作文要运用一些写作技巧的道理的,但由于前面对“常识”的界定是不准确的,又由于对“常识”的“抑”是欠得体的,所以它与后面的“扬”就无法协调。这样,这一段文字所运用的“技巧”不仅不能实现考生的初衷,达到应有的语言效果,反而弄巧成拙了。
  3、拼凑排比,虚情假意
  客观地说,排比是我们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修辞手段。运用得好,的确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所以,不少高三作文复习便重点指导学生运用这一“手段”达到“增分”目的。但是,从历年高考作文看,考生滥用排比的现象愈演愈烈。其结果是不但不能为文章增分,反而因生硬拼凑,更“突出了”考生思想幼稚、情感虚假的一面。其表达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
  如果没有了悬崖,峭壁就不再险峻;
  如果没有了惊涛,骇浪就不再壮阔;
  如果没有了跌宕,起伏就不再壮美;
  同样,人如果没有了生活常识,人生就不再有意义。
  可见,生活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答卷《常识》)
  考生为了能造出三个假设关系复句的排比句,将本为一个整体的“同义复合”词语硬生生拆成两个部分,造出违反事理逻辑的句子来。没有了“惊涛”何来“骇浪”?没有了“跌宕”哪里有什么“起伏”呢?这样的句子除了令人感觉滑稽之外,实在看不出什么“化用”的智慧,也没有什么美感;从整个句群来看,考生写前三句是为了“比兴”以引出“人如果没有了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