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50字。
巧解病句修改题
山东省平邑第七中学张传胜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考查是这样表述的:辨析并修改病句。这种表述显然有两个层次:一是能辨析分析病句,二是能修改病句。辨析是对病句识别与分析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只有语病辨析正确,找准病根,方可对症下药,予以修改。下面,针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作一方法指导。
诊断“病情”——病句的辨析方法
1、语感审读法。在辨析病句时,我们应调动语言感知能力,看句子是否合乎一般语言习惯,如感觉别扭,就要再进一步分析,找到病因,完成判断。例如:“这篇文章是广大文学爱好者备受欢迎的。”这个句子读起来就感觉别扭,不顺畅。应改为:“这篇文章在广大文学爱好者中备受欢迎。”
2、造句类比法。对于语法分析比较困难或繁杂的句子,可通过仿照例句结构再造一个句子的办法,来引以分析。例如:“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我们可以照此句仿写为“值得他们的学习”,“值得我们的参观”,可见句子中多了一个“的”字。
3、枝干梳理法。即利用语法分析,先压缩主干,看是否有残缺,搭配是否得当;再查枝叶,看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例如:“过去几万名地质队员经过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资源卫星几天内即可完成。[提取句子主干:“事情”(主语)“完成”(谓语),显然不可搭配。应改为“过去几万名地质队员经过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资源卫星几天内即可做完”]。
4、逻辑分析法。有些句子在事理逻辑上存在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其进行逻辑意义上的分析。例如: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材的。(“凡是……都……”在逻辑形式上表达“全称肯定命题”,表示毫无例外。显然扩大了表述对象的外延。应改为“大多数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材的。”)
寻找“病因”——病句的类型归纳
1、搭配不当。成分与成分之间存在着不合情理的搭配关系。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