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两章》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14 9:47: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740字。
  《孔孟两章》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十七中学丁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归纳文言词语、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解课文,以合作探究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王道”“仁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孔孟的政治理念;初步了解儒家之“和”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儒家“和”之内涵
  【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季氏将伐颛臾》;第二课时《寡人之于国也》;第三课时分析孔孟两章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季氏将伐颛臾》
  一、导入新课,介绍相关背景。
  二、朗读课文,明确字音
  颛臾(zhuānyú)社稷(jì)兕(sì)柙(xiá)椟(dú)费(bì)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掌握“是、疾、止、见、相、过”等文言词语
  掌握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等特殊句式
  掌握“无乃……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四、三读课文,合作探究
  1.针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一消息,孔子、冉有和季路各有什么主张?文中出现几辩几驳?请找出相应语句并翻译。
  2.在与两位弟子的一番辩驳之后,孔子最后一针见血指出:“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如何理解这一句话?
  五、小结
  本文是一篇语录体的议论文。通过孔子与冉有、季路的对话,体现了孔子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主张实行礼治,即用加强教化的办法,以德服人。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5、6段
  2.整理复习重点的字、词、句。
  3.预习《寡人之于国》
  第二课时《寡人之于国》
  一、导入新课,介绍相关背景
  二、朗读课文,明确字音
  胜(shēng)数罟(cùgǔ)洿(wū)庠(xiáng)悌(tì)彘(zhì)殍(piǎo)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掌握“走、或、于、王、以、树、衣、疾、食、止、见、相、过”等文言词语
  掌握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等特殊句式
  四、三读课文,合作探究
  1.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
  2.孟子比喻的特点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你能说说本文论辩艺术的高超之处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