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冲刺:“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考前讲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11 7:22: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15600字。
2009年高考冲刺:“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考前讲练
流浪客
一、 教学内容:
《讲普通话是我们的骄傲》
[学习过程]
一、学习目标
1. 通过本专题的教学,初步了解普通话与北京话在语音方面的差别及其规律。
2. 掌握普通话与当地方言的语音对应规律,准确学习普通话语音。
二、教学重点
1. 了解本地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别,以便更好地学好普通话。
2. 掌握江苏人易读错的字的字音。
三、学习过程
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我国基本的语言政策之一,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团结的需要,也是现代汉语发展的必然要求。《宪法》第十九条: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党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第八条:要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
(一)1. “普通话”名称的来历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
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2. “普通话”的定义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语标准语。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3. 普通话的特点
(1)权威性 (2)规范性 (3)普通话是优美、丰富的语言。
语言方面,音节结构中元音占优势,每个音节都有声调,音节在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特点是普通话富有抑扬、和谐、悦耳的音乐美;词汇方面双音节占优势,构词法灵活多样,词汇丰富,能够反映纷繁的社会现象和表达细腻的思想感情;语法方面,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具有一致性,语序和虚词是最重要的两种组合手段,量词丰富,这些语法特点使现代汉语的表达容易做到生动丰富、简明准确。
4. 普通话是一种发展中的语言
具体表现在:普通话对方言的不断吸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出现的新名词。新词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能直观迅速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历史上社会发展的时期往往也是新词语产生的高峰时期。
有的学者认为,当前汉语中每年产生的新词有1000个左右,平均每天产生3个,最新出版的《新词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收录1978~2002年共25年产生的新词语两万条。这样计算,平均每年有800条。
当前汉语中的新词语大部分是新造词。比如,手机、网民、扶贫、融资、年薪、听证会、放心肉、筒子楼、减肥茶。也有一部分词语的形式是旧的,但在新时期产生了新义,即所谓“旧瓶装新酒”,使得新产生的意义一时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义项。而旧词产生新义主要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途径,多表现为由某一专业的专用词进入其他的社会生活领域,成为全民词汇:比如“下课”,新义指被解职;“内功”,新义指自身的素质、实力;“变脸”,新义比喻事物的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黑马”,新义指在体育比赛或其他竞争中出人意料的优胜者。也有的是旧词新用,即旧词所指意义曾经有,后来所指消失了,再后来又沉渣泛起,旧词也再度复活,如暗娼、嫖客、卖笑,梅毒等。
现代汉语词语一直以双音节词语为主,但在当前产生的新词语中多音节明显增多,打破了汉语词语中双音节占主要地位的局面。比如,打白条、傍大款、蜻蜓干部、未婚妈妈、打摆子政策、青年志愿者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外交流的空前频繁,新词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外来词。当前汉语中的外来词以英、美外来词为主,但也有为数不少的日语外来词。外来词有音译的,如,克隆、镭射、麦当劳、肯德基、摩托罗拉、因特尔、奥克斯等;有音意兼译的,如迷你、伊妹儿、可口可乐、席梦思等;也有夹用外文字母或全部使用外文字母的,如,IC卡,三K党、卡拉OK、BASIC语言、CCTV、SDTV、GDTV等。日语外来词是指源于日本的汉字词。这些词在日语中就是以汉字形式出现,但读音和意义都和汉语不同。这部分外来词一般人不易感受到。如,量贩店(指零售商店)、料理(指菜肴、饮食)、人气(指名气、人望)、写真(指照片)、新干线(指主线)等。
(二)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几种易读错的情况:
(1)形似字的读音。
如:己jǐ、已yǐ、巳sì;崇chóng、祟suì;菅jiān、管guǎn;赡shàn、瞻zhān、儋dān等。又如“饮鸩止渴”中的“鸩”与“鸠占鹊巢”中的“鸠”,前者读zhèn,后者读jiū,两者很容易混淆。
(2)读音与声旁不一致的形声字的读音。
由于古今的音变,许多形声字和声旁的读音已不一致了,具体表现在:
①声旁与本字的声母、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矩”不能误读为“巨”,“诽谤”、“惊讶”、“殉葬”、“杀一儆百”中的加点字也是如此。
②声旁与本字的声母相同而韵母不同。如“砰”、“抨”、“怦”不能读为“平”,“窘迫”、“纨绔”、“酗酒”、“木屑”中的加点字也同类。
③声旁与本字的韵母相同而声母不同。如“械”不能读为“戒”,“发酵”、“畸形”、“歼灭”、“岿然”、“百舸”中的加点字也同样不能读其声旁。
④声旁与本字的声母韵母均不同。如“瞠”不能误读“堂”,同类的字还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