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30字。
小说复习之人物形象
yuan8533
●人物形象的考查要点:
1、 形象在小说中的地位、作用;
2、辨析小说形象与散文中形象的区别;
3、形象的塑造方法;
4、命题思路。
一、形象在小说中的地位、作用(反映主旨)
1、个性特征
鲁迅先生的写作经验则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虽然小说是虚构的,但必须来源于生活,尤其是现实主义作品,其中的人物形象越是具有典型性,越是具有普遍性,越是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影子。就像高度典型化艺术化了的“阿Q”,似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从中读到自己。可无论我们与阿Q多么酷肖,但阿Q永远是阿Q,是鲁迅先生艺术画廊的一个典型。
2、形象意义(社会特征)
二、辨析小说形象与“记叙散文”中形象的区别
1、小说:以形传神,细致描写。
2、散文:真人真事,侧重写意(神似:气质性格、精神面貌)(白描:粗线条勾勒,讲究神似)
三、描写方法
关键:抓住有个性的地方分析。
●正面描写:
1、肖像描写
⑴他只要出门,哪怕天气很好,也总要穿上套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他的伞装在套子里,怀表装在灰色的鹿皮套子里,有时他掏出小折刀削铅笔,那把刀也装在一个小套子里。就是他的脸似乎也装在套子里,因为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墨镜,穿绒衣,耳朵里塞着棉花,每当他坐上出租马车,一定吩咐车夫支起车篷。——《装在套子里的人》
别里科夫:守旧、反对所有新生事物。
⑵(契诃夫的<磨坊主>)磨坊主人阿历克塞•比留科夫是个矮壮而结实的中年男人,论身材和相貌,颇象孩子们读过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以后常梦见的那些举止粗野、动作笨拙、脚步沉重的水手。他坐在他那小屋的门槛上,懒洋洋地吧唧着已经灭了的烟斗。这一回他穿着兵士的灰色粗呢长裤和沉重的大皮靴,然而没穿上衣,没戴帽子,其实外面已经是深秋天气,潮湿而阴冷了。
潮湿的雾气自由自在地钻进他敞开怀的坎肩,可是磨坊主人的粗大身体象鸡眼那么硬,分明没感到寒意。他那又红又肥的脸照例神情淡漠,皮肉松弛,仿佛半睡半醒似的。他那埋在一堆肥肉里的小眼睛阴郁地从眉毛底下往四下里瞧,时而瞅着水坝,时而瞅着两间带宽檐的堆房,时而瞅着难看的老柳树。
⑶王熙凤和贾氏三姐妹之比 贾氏三姐妹出场时,只有轮廓描写: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