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020字。
辨析并修改病句方法例谈
【考点突破】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能力层级为D。该考点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辨析病句和修改病句。其中辨析病句是基础,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与分析能力,考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就可以有效地修改病句和准确地表达语言。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个考点考查方式一般有两种:主观题和客观题。客观题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主观题往往是病句修改题,有时在一段话内标出序号,请选出该保留或该删去的词语(只填序号);有时是指明语段中有几处表达错误,让考生找出并改正。2006年《考试大纲》指出了语病的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从历年高考语文试题来看,病句考查的重点是前四类。考生应把辨析病句作为重点,在训练病句辨析能力的同时兼顾病句的修改。2006年全国共有17套高考语文试题,有16套考查到病句(上海卷例外),其中15套采用客观题,1套(福建卷)采用主观题。
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一考点, 2007年的全国考纲仍同2006年。考生在本考点复习时,应明确病句的六大类型,掌握辨析病句的一般方法:①找主干(找出句子的主谓宾成分,看主干是否表达正确)、②理枝叶(检查定语、状语,能否与中心语搭配,多重修饰语能否并列)、③查逻辑(检查是否符合逻辑)、④看句间关系(主要是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特别是表转折、因果、递进的关联词语)。运用补(补残缺的成分)、删(删去多余的成分或导致结构混乱的词语)、调(调整语序)、换(改换搭配不当的词语)等修改病句的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就可以快速有效地找到答案。
【典例调研】
重难点1 语序不当
例1 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解析】语序不当类病句,因为其成分不缺也不多余,结构又不混乱,因此,不留神就不易发现,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有关联词语的句子,两个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如果两个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本题中两个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主语“我”前边。
【点拨】病句太长时,不容易辨析,可以把句子压缩,如本题第二句压缩为“而且他人也信任他”,把两句连起来比较,就能较轻松的找到答案了。记住这个例子,以后做此类题就会易如反掌了。
典例1 (2006年全国卷1第3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B. 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依赖的。
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C. 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基金。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倍受新老顾客依赖的”;C项不合逻辑,“是否”与“否认”是两面对一面;D项成分残缺,“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一句,其中“扩大”缺宾语。答案为A。
【误点警示】不合逻辑中“两面对一面”的病句,特征是有一对互为反义的词语(如“是否”“能否”等),这对反义词常常不能与前(或后)句一一对应,如本题C项“是否”对“否认”;但有时却例外,虽有两面与一面的情况,但并不是语病,需要仔细审辨。请看下例。
例2 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这段话中有一对反义词“高低”,是两方面,而与之对应的“资金的增长”却为一方面,容易误为“两面对一面”,但实际上,它不是病句,因为储蓄额的高低对银行来说都是“增长”。
重难点2 搭配不当
例3 起初他只是为犯罪分子提供窝点,而后来则亲自上阵,打着推销保温材料的名义拐骗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