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8张。有教案,约3340个字。
《成功》教案
朝阳中学蒋士绚
教学目标:
1、 通过研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并概括作者的观点。
2、 反复阅读,品味文章的独特匠心,感悟作者的大家风范。
3、对成功有自己的思考,充分认识勤奋在成功中的作用,进而对现实生活起到指导作用。
教学过程:
【课件显示】
多位奥运冠军的照片更迭出现在屏幕上
导入:
刚刚大家在屏幕上看见的都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冠军,他们毫无疑问可以称为成功者,成功是每一位运动员孜孜追求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梦寐以求的。那如何成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学界泰斗”、“国学大师”、“国宝”这三大美誉的季羡林老师写的《成功》。
一、初读感知——初步理解,找出观点
1、课前我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下面先请同学们把投影中的几句话朗读一下,看看是否能说一说加横线词句的大意。
【课件显示】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好,读懂这几句了。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轻声朗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课件显示】
1、 划出自己欣赏、喜爱的词语或句子。
2、 概括作者的观点。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朗读、思考,时间约5分钟)
3、书读完了,同学们任务也完成了。我看在读的过程中,好多同学在圈点勾画,这种读书习惯就很好。下面就请几位同学把自己划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爱它?
4、下面再请几位同学来概括一下作者的观点。
【课件显示】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其中关键因素是勤奋。
5、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还是比较容易地找到了作者的观点,也可以说这篇文章观点鲜明。大家觉得这个观点有道理吗?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交流、评价,对第一个问题简评朗读,时间3分钟。)
二、再读释疑——理解观点,理清结构
1、但作者是如何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为大家所接受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从文章内容和结构等方面深入思考下面这些问题:
【课件显示】
1、作者对成功的三个条件各持什么态度?是如何论证的?
2、成功的三个条件用“+”连接,论证时是否可以前后调换顺序?为什么?
3、有同学认为文章的第9小节纯属多余,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能否从内容和结构上作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