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530字。
《雷雨》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时间、场景、人物和矛盾冲突的集中,是剧本的基本特征。
2.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
3.反复朗读,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特征。
4.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的家族生活,从而认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
5.研读重要“舞台说明”,认识其在剧中的作用。
【关于戏剧】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西方戏剧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舞台艺术。
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雷雨》的成功,可以说首先就是语言上的成功。——钱谷融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 如《雷雨》) 、歌剧( 如《白毛女》) 、舞剧( 如《丝路花雨》) ;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 如《雷雨》) ;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 如《屈原》) 、现代剧( 如《雷雨》) ;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 如《屈原》) 、喜剧( 如《威尼斯商人》) 、正剧( 如《白毛女》)
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 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和情节。
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
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剧本的一般特点如下:
第一,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宜过多,场景不能过多地变换。
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因为戏剧要在有限的空间、时间里,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社会生活的矛盾,所以必须高度集中,突出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戏剧冲突发展变化的过程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情节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开端起着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的作用。发展是指矛盾冲突向前发展。高潮是矛盾冲突发展到了顶点,并出现急剧转化的局面,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剧本的中心思想都得到充分的表现。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
第三,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剧本里还有一些说明性的文字,叫作舞台说明(或舞台提示),写在每一幕(或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展开故事情节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