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两章》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5/16 10:44:3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100字。
14.《孔孟两章》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仁政礼治的政治主张。
  2、体会《论语》善用譬喻、引用等修辞手段,富于变化,叙事与议论结合的语言特点。
  3、继续积累文言实词与句式。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既来之,则安之”,“祸起萧墙”等俗语的意思引入。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你就不能不了解孔子;如果你想研究中国的文化,你就不能不研究《论语》,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历经千年不朽。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去沐浴他那神圣的智慧之光吧!
  2. 孔子与《论语》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最著名的有颜回、子贡、季路(子路)、冉有、曾参等。《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孔门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为语录体。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3、熟读课文:
  (1)生字词正音:
  颛臾(zhuānyú)  虎兕(sì)出于柙(xiá)   龟兔毁于椟(dú)社稷(jì)之臣则将焉用彼相(xiàng)矣
  冉rǎn有,费bì(古音异读)
  (2)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朗读。(一遍)①学生注音。②进一步明确读音。
  (3)叫2~3名学生分别朗读,师生如发现读音错误问题及时纠正。
  (4)分组朗读。
  (5)全班齐读。
  (6)要求学生各自结合课文注释朗读,大致疏通文意。
  (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将自己结合注释读课文时遇到的问题向本组同学提问,学生自行解决)
  (7)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4、翻译理解
  (1)归纳本课重要文言文语法知识(学生画出)
  通假字——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用在句末表推测)。
  是谁之过与(“与”通“欤”,表反问)。
  古今异义——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古义:有军事行动。今义:有事情)
  先王以为东盟主(以为:古义:是“以之为”的省略。今义:认为)
  特殊句式——何以伐为(“为什么要攻打它呢?”反问句,宾语前置句)。
  无乃尔是与(“恐怕该责备你吧”疑问句“无乃……与”,表推测语气的固定结构)。
  词类活用——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来、安,使动用法)
  一词多义——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判断词,是)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厌恶、痛恨)/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病)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拜见、偈见)/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看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