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280字。
《虞美人》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册设计(会员8834708)
第2板块 词别是一家
在唐诗发展繁荣的历史过程中,中国诗歌又产生了一种新形式——词。宋代文人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中华文化瑰宝——宋词,感受它的千姿百态和万般魅力,以此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提升我们的修养,诗化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人生。
虞美人
李 煜
在异国淫雨霏霏的早晨,一座气氛肃杀的宫殿里,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这位当年的风流天子,面对囚禁,只能以泪洗面。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祖国那“三千里地山河”,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首绝望的歌就是流传千古的《虞美人》,这是他的绝命词,也成了千古传颂不朽的绝唱,世间
最美好呀是绝望的歌!
①感悟课标新理念
▲教材文题感悟
【品思题目】
虞美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此词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故国之恋。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思念。笔法跌宕起伏,实虚结合,反复运用今昔对比,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继承其父李碌为南唐主,世称李后主。在位十五年,政事不修,纵情享乐。在文艺方面,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而尤工于词。由于身份地位的变化,使他前后期的词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来。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代表作有《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等。
2作家背影
宋代王绖《默记》卷上:“又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王国维《人间词话》:“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徽宗)《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李煜被毒死,跟他写这首词有关,这真是用血写的。所谓“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就是说,李煜这样的词,不光是写他个人的愁苦,还有极大的概括性,概括了所有具亡国之痛的人的痛苦感情:如怕看到春花秋月,怕想到过去的美好生活。再如故国的美好景物已经不堪回顾。故国的景物象雕栏玉砌等还在,但人的容颜因愁苦改变,这里还含有人事的改变,人的主奴关系的改变。再象以一江春水来比愁。整首词正是反映了有亡国之痛的人的感情,担负了所有这些人的感情痛苦。这正说明这首词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代表性,这正是这首词的杰出成就。
【探寻背景】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即今河南开封)。后三年,李煜作此词,命乐伎在他生日七月初七晚演奏,加上徐铉出卖,太宗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他毒死,死年41岁。
▲ 语言知识积累
【字词积累】
1.难读字
不堪 kān 李煜yù 雕栏玉砌 q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