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中语文第二册期中测试卷10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
高一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Ⅰ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第Ⅱ卷(Ⅱ卷语知卷与作文卷分开收)一并交回。
一、(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畏葸(xǐ) 鞭笞(tà) 歆(xīn)羡 汗流浃(jiá)背
B.窈(yǎo)陷 瞋(chēn)目 讥诮(qiào) 叱咤(zhà)风云
C.自诩(xǔ) 蛊(gǔ)惑 针砭(biǎn) 奉为圭臬(niè)
D.纰(pī)漏 剽(piáo)窃 缱绻(quǎn) 莞(wǎn)尔一笑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羁绊 闲情逸致 行迹可疑 有过之而无不极
B.寒喧 扬长而去 藕断丝连 化干戈为玉帛
C.描摹 礼上往来 破釜沉舟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D.蓝图 变本加厉 苦心孤诣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当然,问题不在于什么标准,也不在于这位城里人的理发师为什么瞧不起“乡下佬”,(那里面当然大有文章的)而在于为什么他可以任意决定谁该剃平头,谁只能剃光头,可以这样为所欲为?
B.她漫不经心地答到:“敢情好。‘出门靠旅伴,处世靠人缘嘛’。连我们这号微不足道的人,也能给您消愁解闷呐。请进来歇歇吧。”
C.一瞬间,我从她的对于我的凝视——那是为了要等候我的答话——中看出一种特殊的端庄,我觉得凛然,像雨中的风吹上我的肩膀。
D.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只记得古代有一种刑法,叫“髡”……但那是秦制,沿用了千把年,至少到隋唐以后就 了。
②虽然仅仅是一把剃刀,但掌握在手里,就有那么一点剃头权,在这点 里,谁撞在他手里,就得看他的嘴脸,听他的发落。
③他们干了坏事,就百般包庇,肆意纵容,走后门,企图来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把
儿女变成了新型的“高衙内”“鲁斋郎”。
A.废置 权限 以至 B.废止 权利 以至
C.废置 权利 以致 D.废止 权限 以致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亥革命以后,明清式的世袭王公大臣没有了。但是许多地主人家,他们的儿女还不是换汤不换药地过着另一种“世袭”的老爷少爷、奶奶小姐式的生活,在血统关系的帐本上度不劳而获的日子?
B.湖南省在2002年4月7日进行的素描、色彩考试中,一共查出90多名舞弊考生,除了少数是夹带外,其他都是张冠李戴的枪手。
C.如今,已经不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年代了,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就一定有发挥的地方。
D.封建时代有好人,即使是皇帝,好就是好,而不能因为是封建主义君主,就一概否定,把好坏等量齐观,那就不需要具体分析,有一顶帽子就够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小说是靠形象说话的,形象是小说的魅力之源。在小说中,不管多么高深的思想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只有化入形象的血肉才能存活。
B.每当春游,看到郁郁葱葱的濯濯童山,心中不免萌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C.我在朦胧中,又听到远处隐约的爆竹声连绵不断。
D.我并不以为我的儿子不会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白痴;但纵然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白痴,也仍旧是太子或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