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8张,有课件、教案,朗读等,配合开明版教材,教案约2870字。
《叔向贺贫》课件教案
第一课时
北京市大成学校 田萍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国语》。
2、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初步认识俭以养德,德以持身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了解《国语》。
2、能通顺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三分钟说话练习。
(二)导入新课:
师:这世上做发财梦的为数不少,可希望自己贫穷的恐怕没一个。我不敢说贫穷是万恶之源,但我知道贫穷确实让很多人过得不爽。因为贫穷而无钱治病,因为贫穷而上不起学,因为贫穷而了无生趣……贫穷,实在不是什么好事。但竟有祝贺贫穷的人,今天就让咱们学习这篇《叔向贺贫》。(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
1、简介《国语》: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国语》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这是国语体例上最大的特点。
关于《国语》的作者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自古至今学界多有争论,现在还没有形成定论。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其后班固、刘知几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
2、生字:
卿( ) 卒( ) 狄( ) 桓( ) 贿( ) 郤( ) 绛( ) 稽( )
(四)朗读课文:
1、听课文朗读录音。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