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六中2004年高中语文第二册期中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安溪六中2004年春季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说明:本试卷分四大题,26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o
2.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填涂样例”和“注意事项”。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蹒跚(sān ) 尽(jǐn)管 紧俏(qiào) 喁(yú)喁私语
B.按捺(nà) 吝(lìng)啬 甘霖(lín) 翘(qiáo)首以待
C.憎(zēng)恶 召(zhào)集 悻悻(xìng) 呕(ǒu)心沥血
D.遗镞(zú) 黔(qián)首 目眦(cǐ) 矫(jiǎo)健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驰骋 荟萃 哀声叹气 言简意骸
B.杂糅 针灸 冠冕堂皇 负隅顽抗
C.陷井 融恰 变本加厉 畏葸不前
D.自诩 陷媚 固弄玄虚 深居减出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我若为王, 我的妻就是王后了。我的妻的德性,我不怀疑,为王后 会有余的。 没有任何德性, 不过是个娼妓,那时候,她也仍旧是王后。
A.自然 那 但虽然 虽然
B.自然 只 但纵然 纵然
C.那 只 但纵然 纵然
D.那 那 但虽然 虽然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避讳,不仅是语言艺术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问题,更是对待别人的态度问题。
常言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说话时,不能口无遮拦。
B.《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重大历史事件。
C.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将“数字化”这个在学术领域炙手可热的话题,提到各种计划、会议上来。
D.辩论最忌讳的是对方一驳,我方一时语塞,成了“茶壶里煮饺子——倒(道)不出”。有人认为,辩论前的临阵磨枪用理不如用例。有例不愁缺理,例理兼备,怎么会“失语”?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阿Q”一类的“字母词”已遍布汉字文化圈 内,不但进入教科书,而且活跃在各类媒体上。
B.一些宾馆、饭店还成为某些部门的非正常开支的重要渠道,给少数腐败分子孕育了堕落的温床。
C.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D.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语言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唐诗以韵胜,故丰腴,宋诗以意胜,故瘦劲。譬诸花,则
(2)苏州诸园, ;网狮园清雅恬淡,神韵独超;留园秀色夺人,风姿自妙……
○1唐诗如芍药海棠,秾花繁彩;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
○2唐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宋诗如芍药海棠,秾花繁彩。
○3各具面目,各领风骚
○4风骚各领,面目各具
A.○1○3 B.○2○3 C.○1○4 D.○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