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中语文第二册期中测试卷5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2004年4月
分数100分,时间120分钟
(答案做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2分×7=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谄(chǎn)媚 渣滓(zhǐ) 拓(tà)本 咽(yān)喉
B、驯(xùn)服 悚(sǒng)然 蛊(gǔ)惑 畏葸(xǐ)
C、自诩(xǔ) 膝(qī)盖 孤僻(pì) 虚诞(dàn)
D、角隅(yú) 行(xíng)伍 吮(shǔn)吸 嗟悼(d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夜宵 隽永 怂恿 自暴自弃
B、按捺 睥睨 馋言 百无聊赖
C、寒暄 羞赧 玄虚 沸翻盈天
D、诡秘 戮力 冠冕 游目聘怀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 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②以往,在语文学习中,课文被视为精确无误的典范,学生只有迷信的义务,却很少有
③女人的手指 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A、淡漠 置疑 振动 B、淡然 置疑 震动
C、淡然 质疑 震动 D、淡漠 质疑 振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房租、电费、水费、电话费等,每个月都要近千元,若再开展活动,开支更是左右为难了。
B、只要你能身临其境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责备了。
C、读鲁迅先生的杂文,往往会惊叹他入木三分的剖析。
D、他明明知道自己完成任务的时间不够了,还主动请缨,主审另一要案,这种做法难道不是火中取栗吗?
5、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要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八个字,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B、我家阳台上种有迎春、石榴、木桃、月季……等,花开不断。
C、你是参加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参加理论物理学习班呢?
D、李明考上了清华大学,在建筑系学习;王芳上了财贸学院,读会计专业;我当了餐厅服务员:我们都能开创自己的美好未来。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罗马尼亚民间乐团在北京的首次演出,受到了首都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那种不顾林区客观实际,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到头来只会得不偿失。
C、IT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一轮轮洗牌之后,能够继承生存、实现良好经济效益并得以快速发展的企业并不多。
D、张淘最近这段时间可烦了,班里的同学谁也不搭理他。
7、与下面这段话能恰当衔接的一句是( )
“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一个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滴水不漏的木桶,如果仅一块木板很长并不能多盛水,而有一块木板很短的话,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达到最短木板的上沿处。著名教练陈运鹏把制约游泳成绩的八个因素比做木板,____。
A、只有八个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B、只有一个因素很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C、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必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