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读本)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中第二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4/7 17:29: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15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三单元.9
教科书 9 .南州六月荔枝丹
读 本 21.螳螂猎食
    22.天鹅
    23.葵与向日葵
    24.马铃薯
【教材课练】
一、语知及运用(共4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红缯(  )  紫绡(  )  醴酪(  )  萌蘖(  )
日啖(  )  祠堂(  )  贮藏(  )  龟裂(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分)
  A.润滑 疏密 荧白 稀奇  B.薄膜 飞焰 龟裂 树梢
C.栽培 贮藏 渣滓 荷瓣  D.雌雄 记载 幅员 禁御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密移造化出闽山  造化:运气,福气。
  B.一骑红尘妃子笑  红尘:尘土飞扬。
  C.日夜兼程     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
D.从此江乡亦萌蘖  萌蘖:指植物长出新芽。
4.在下列句子横线上应填人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4分)
  ①其中“陈紫”一种现在——广为栽种。
  ②“宋公荔枝”现名“宋家香”,有老树一株,尚生长在莆田宋氏祠堂里,——每年开花结实。
  ③假如是现在,老师——没有见过鲜荔枝,也可以找出科学的资料,给有点钻牛角尖的  小学生解释明白吧。
  ④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对他们施以极刑。
  A.①纵然 ②仍然 ③依然 ④竟然  B.①仍然 ②依然 ③纵然 ④竟然
C.①仍然 ②竟然 ③纵然 ④依然  D.①竟然 ②纵然 ③仍然 ④依然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B.明代徐 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C.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人眼帘,因此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
  D.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
  6.课文引用了不少古人诗句,对其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引用郭明章的“飞焰欲横天”和邓肃的“红云几万重”,是为了说明成熟时的荔枝林色彩艳丽。
  B.引用徐 的“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为了说明荔枝膜又轻又薄。
  C.引用文征明的“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是为了说明荔枝珍稀但易活。
D.引用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为了说明荔枝甘甜可口。
  7.下列各句都是肯定的意思,肯定语气由强到弱排列的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1)荔枝北移,将来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2)荔枝北移,将来是可能的。
  (3)荔枝北移,将来应该是可能的。
  (4)荔枝北移,将来也许是可能的。
  (5)荔枝北移,将来完全是可能的。
(6)荔枝北移,将来不是不可能的。 
A.⑤⑥②③④①  B.⑤②⑥③④①
C.⑤②③⑥④①  D.⑤②③①⑥④
8.下边是一首打乱了七言律诗
  A.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B.嫣红狼藉谁收拾,十八闽娘裂紫绡。
  C.曾向忠州画里描,胭脂淡扫醉容消。
  D.白玉薄笼妖色映,茜裙轻裼暗香飘。
  请按首联、颔联、颈联和尾朕的顺序理顺:-----------;将这首诗押韵的字找出来:——;指出所押韵是——。(8分)
9.补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4分)
  ①一骑红尘妃子笑,----------------。(杜牧《过华清官绝句》)
  ②----------------,片片桃花雨后娇。(徐 《咏荔枝膜》)
  ③仙人本是海山姿,------------------。(文征明《新荔篇》)
④日啖荔枝三百颗,--------------------。(苏轼《罗浮山下》)
二、问题解答(共4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微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征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因地制宜,努力发展本地区的特产,是切合实际的做法。盛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苏轼有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但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
 1.叙述汉武帝、宋徽宗、常熟顾氏移植荔枝的史事,是为了说明   (  )(10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