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学设计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0/5 10:16: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920字。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积累新鲜词句。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理想和信念。
3.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精彩语句。通过模仿,加强语言运用,提高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⑴正确朗读,积累新鲜词句。
   ⑵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精彩语句。
2.难点:理解文章主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方法设计:
1.充分组织朗读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音艺术美。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有创新、有价值的设问,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研讨,重视过程和方法,着眼于语文学习的养成教育。
四、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教学拟用14个课时。精读课文两个课时,略读课文各一课时,作文两课时,复习检测评价三课时,机动一课时。
五、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也是人生,侧重于理想和信念。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出自己的生活感悟,想想人生的理想。同时,要注重在课堂和课下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自觉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6、 理想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 积累课后“蜕化、缀连、倔强、洗濯、玷污、诅咒、海天相吻、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等词语。
2. 联系具体语境学习比喻、排比等修辞。
【过程和方法】: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品形象化的语言,悟深奥的哲理。
2. 联系生活实际及阅读经验,感悟和理解诗歌的丰富内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的美好感情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2)预习课文自己解决生字难词 
(3)教师准备录音磁带、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语:
在第一单元,我们已学过一首关于理想的诗,名字是~~《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二、整体感知:
1、请学生大胆自由出声读,初步扫除文字障碍。
师生共同解决课后“读一读写一写”,“蜕化、缀连、倔强、洗濯、玷污、诅咒、海天相吻、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这些词语。
2、全班再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有力度。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