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同步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30 2:09:04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80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个别题目内容有缺失,供参考。共34小题,约6800字,含课内外文段阅读,题型多样,实用性强。
《荆轲刺秦王》随堂训练
刘智玉
【典型例题】
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秦王还柱而走。
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E. 偏袒扼腕而进。
F.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G. 秦王必说见臣。
2. 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
A. 仰天太息流涕                       B. 持千金之资币物
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3.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荆轲(kē)            拜谒(yè)          督亢(háng) 戮没(lù)  谬误(miù)
B. 偏袒(tǎn)           扼腕(è)            厄运(è)     濡染(rú)  怯懦(ruò)
C. 淬火(cù)            猝然(cù)          忤逆(wǔ)  铁杵(wǔ) 拊心(fǔ)
D. 创伤(chuāng)     创办(chuàng)   瞋目(chēn) 箕踞(jī)  目眩(xuàn)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② 又前而为歌曰
③ 乃朝服,设九宾
④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⑤ 使使以闻大王
⑥ 箕踞以骂曰
⑦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⑧ 皆白衣冠以送之
A. ①②③            B. ④⑤⑦             C. ②③⑧             D. ①⑥⑧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2)诸郎中执兵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4)愿大王少假借之          
(5)左右既前,斩荆轲          
(6)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7)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7. 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愿大王少假借之                  
(2)自引而起,绝袖               
(3)秦王还柱而走              
(4)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9.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