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00字,分析06年天津卷现代文阅读题,有助于把握出题思路和动向。
从06高考天津卷散文阅读题说起
天津45中 耿寿轩
今年高考天津卷散文阅读题文本——《造心》,选自《百年中国性灵散文》,是毕淑敏先生的作品。
毕淑敏,山东文登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等。
云“文如其人”,毕先生是个典型,她的人格和文品是统一的。读她的作品最直接的感觉是俨如在听一位真诚善良的大姐不动声色地讲述着她身边发生的平凡有趣的事情,真诚坦白地诉说着她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不做作、不卖弄、不张扬、不故作高深、不故弄玄虚,是那么亲切自然,而又处处表现着令人钦佩的睿智和深刻。她的散文《造心》就是她这种风格的又一次体现。命题的选材也对高中生的文风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卷面共设四道题(18—20),下面逐题作一下简要分析(原题附于后):
18.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三、四段主要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6分)
[答案]材料不同,心有不同,造心应选好的材料。 方法态度不同,造就不同的心;造心应有好的方法和正确的态度。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作者观点的分析综合能力。
答题时先要审清题干,题干明确了信息区域——第三、四段,要求有三点,一“用自己的话说”,二“主要内容”,三“要表达的意思”。
第三段首句“造心先得有材料”,是中心句。然后连用12个“有的”排比句,说明所用材料不同,所造的心也就不同,材料善则心善,材料恶则心恶,这便是主要内容;那么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呢,文中没有明说,但仔细分析12个排比句,抓住材料与结果的关系就不难看出,作者主张选好的材料以便造好的心。通过这样的分析,概括出接近答案的句子是不成问题的。
第四段首句“造心要有手艺”,是中心句。然后连用8个“……的”排比句。灵巧、古朴、机敏、潦草、胡乱堆、编织荆棘、半是细腻半是马虎、绣花枕头内里虚空。不难看出了主要内容是“态度”还有“方法”,那你就自信地写上去,答案不难得出。关键是善于发现排比中的主要共性的东西,也就是概括。
19.请赏析“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
月包涵”这句话。(4分)
[答案]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说理,以光辉、阔大的意境来感染读者。
[解析]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