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9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1/13 7:46: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460字。

  山东省聊城市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案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不已。在语言理解、图像处理、逻 辑推理等领域表现出了超越人类的能力,开始影响乃至重塑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那 么,人工智能是否会最终替代人类的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虽然人工智能可以成为人类研 究者的辅助工具,但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研究者,它缺乏人类所具有的批判性思维。人类 通过教育获得的批判性思维能促使研究者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分析解释 问题的本质,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实现知识的创新。因此,批判性思维仍 然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创新的关键。
  发现新的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是批判性思维过程的第一步。无论是人文学科还是社会 科学学科的创新研究,都始于问题意识。研究者只有提出新的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才能做 出产生新知识的创新性研究。南开大学陈洪教授的《出仙入凡说封神》是一部定位于文化 普及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著作,其中却贯穿了鲜明的问题意识。例如,姜子牙的历史地位 经过了哪些曲折变迁?哪吒何以成为“魔童”?黄飞虎与关羽的形象有何相似之处?《封 神演义》与《西游记》孰先孰后?著者对上述问题作出了适当的解读。正因为如此,《出 仙入凡说封神》才会成为一部有知识、有思想、有可读性的文学文化读物。同样,在对纷 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考察中,社会科学研究者凭借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会发现与现有理 论或常识解释不一致的异常现象,由此提出新的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批判性思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尤其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历经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启蒙运动,批判性思维在19、20世纪逐渐系统化,并在教 育和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后期以来,批判性思维在教育和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 展和应用,被正式纳入教育体系。进入21世纪,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把人类推进到一个信 息产生和传播速度极快、数量庞大的时代,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批判性思维在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解决复杂问题和创 新思维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研究者辨别信息真伪、应对复杂问题,推动知识进步和创新。
  通过质疑和反思,提出新的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只是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批判性思维” 既有“批评”的含义,也包含“评论性的分析和判断”的内容。批判性思维是一个过程,
  它不是停留在质疑和反思的层面,而是能够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发展既有的理论知识。它通过质疑现有理论、分析复杂现象、提出新的视角和方法,为科学研究注入 了活力和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帮助科学研究者设计问题研究思路,提出需要验证的研究假 设,搜集和分析用来验证假设的事实或者实验数据,识别可能存在的假象或偏见,对假设 进行验证,并解释机制。这一过程通过分析、评估、推理和论证,凭借可靠证据证实或否 定假设,得出结论,形成合理的判断,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完善。
  尽管对假设进行验证和论证,得出结论的过程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内容,但对研究过 程和结果进行准确有效表达,实现具有说服力的交流,则是批判性思维过程不可或缺的最 后重要环节。这就需要研究者具备问题研究领域的本学科及相关其他学科的知识背景,能 够精准把握研究中运用的概念或借鉴其他学科提出的新概念。就此而言,充分掌握既有概 念和相关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成功进行交流的另一关键因素是语言,口头语言和书 面语言的交流同样重要。如果是跨国交流,还需要对他国的语言和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和掌 握 。
  批判性思维是科学方法的基础,在科学知识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不只在自 然科学的发展中,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同样如此。所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批判性思维 技能也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例如,写作技能既包括写作的训练,也包括在具体的场 景中运用批判性思维技能的训练;对于历史学研究者来说,则需要能够提供充分的史料作 为证据,并做出符合逻辑的论证。
  批判性思维不仅是自然科学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创新的驱动力。当前人工智能的发  展引起人们对人类知识创造是否会被替代的担心和焦虑。虽然人工智能将来会越来越强大, 甚至代替某些繁琐的工作任务,但是,基于其工作原理无法克服的缺失,例如缺乏自主提   出问题的能力、真正的理解力和明确目标等,人工智能还不能真正进行思考,它可以成为   人类在众多不同领域的工具或者助手,却不能完成自主知识创新。真正的思考需要具有自  主意识、目标驱动、理解力和调整适应能力,批判性思维在人工智能来临的时代对于创新  性研究更加至关重要,是科学知识创新必不可少的。
  (摘编自韩召颖《批判性思维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创新》)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批判性思维推动着知识创新的进程,因为它能促使研究者发现、分析并解决新问题。
  B.  随着信息产生和传播速度的加快、数量的增加,批判性思维扮演的角色也愈加重要。
  C. 充分掌握了既有概念和相关知识、语言和文化知识,标志着批判性思维过程最终完成。
  D. 工作原理上无法克服的缺失,导致人工智能缺乏批判性思维,不能完成自主知识创新。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人工智能发展迅速,给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很大影响,这引发了人们对 其会替代人类知识创造的担心。
  B.  社会科学研究者发现与现有理论或常识解释不一致的社会异常现象,体现了问题意 识,迈出了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
  C. 随着时间推移,批判性思维在教育和实践中得到逐步发展和应用,可见人类对它在 科学发展中作用的认识在提高。
  D.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方法控制药物选择偏差、测量误差等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有效, 这是批判性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体现。
  3. 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括号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完善科学研究中批判性思维的过程,
  每处不超过12个字。(3分)
  4. 文章的尾段为什么又谈到人工智能?(4分)
  5.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提出:“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  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在读书会上,语文老师建议同学们组成研究小组,针对上述观点,结合社会发展现象, 运用批判性思维展开调查研究。如果你是小组成员,请结合文本简要列出调查研究的提 纲 。 ( 6 分 )
  ( 二 ) 阅 读 Ⅱ ( 本 题共 4小题,16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夜 奔( 节选)【注】 苏生
  《林冲之死》的排练还在每日继续,可是场上的“梁山好汉”越来越少,直到就剩下 一个林教头。
  “人呢?”蒋凤仪穿着厚底靴站在三米高的“山”上问凌跃。“这儿呢,”他朝她挥 了挥手里的一把病假条,“一个说脚崴了, 一个扁桃体发炎, 一个腰扭着了……哦,还有 一个——落枕了。”
  “好哇,都给我泡病号儿。”
  “这不是快过年了吗……好多人走穴去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