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练习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8/27 20:02: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8题,约21260字。

  丰台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高一语文
  2025.07
  考生须知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班级、姓名、教育ID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教育ID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本次练习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练习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本练习卷满分共150分,作答时长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传感器等技术的不断提升,“脑机接口”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未来,脑机接口可能率先给人们的生命健康、日常生活带来颠覆性变化。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Interface,简称BCI)作为连接人脑与外部设备的桥梁,这项技术通过采集、解析大脑思维活动时产生的脑电波,直接读取大脑意图,将其转化为计算机指令,实现人与机器或外部设备之间的交互,即“意念控制”。
  从历史发展来看,脑机接口技术的萌芽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1924年,德国精神病学家汉斯•伯格首次记录到人类脑电图,为脑电信号研究奠定了基础。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始探索利用脑电信号控制飞行器,脑机接口才真正进入技术研发阶段。只是早期研究主要通过头皮采集脑电信号,由于信号微弱且易受干扰,应用范围十分有限。
  脑机接口系统主要由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和指令输出三个核心部分构成。信号采集环节是整个系统的基础,根据信号的不同采集方式脑机接口大致可分为非侵入式、半侵入式和侵入式三种。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在操作时不需要进入大脑组织,通过使用电极帽或其他外部设备来捕捉大脑表面的电信号,不会对大脑造成物理损伤。但由于信号是从大脑表面通过颅骨等组织传导后被外部设备捕捉,信号在传递过程中会有较大衰减,导致解码精度有限,操作不够准确,影响使用体验和效果。半侵入式脑机接口,通常将设备植入到头骨下方,但不进入大脑组织。这样的位置可以让设备更接近大脑,从而捕捉到更清晰的信号,但植入设备仍需要进行一定的手术操作,存在手术相关的风险,如感染、出血等。而且,设备位于头骨下方,若出现故障或需要更换,需要进行一定的手术操作,相对复杂。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将设备直接植入大脑组织中,能够直接记录神经元电活动,信号衰减小,信噪比和空间分辨率高,从而实现更精细的控制。但这种类型的接口风险最高,包括感染、排异反应以及潜在的神经损伤等问题。一旦发生颅脑感染、电极故障或电极寿命结束,需将电极取出,会造成二次损伤。且需要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对手术技术和术后护理要求较高,电极的长期稳定性也是挑战。
  如今,脑机接口技术作为新兴科技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正引领着这一领域从理论探索到实际应用、从基础研究到多产业融合的深刻变革。根据预测,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取材于徐畅、邹德宝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自2015年以来,国内外脑机接口行业出现大量初创企业,产业化加速前行。目前,脑机接口已成为全球各国竞相投入的高新技术领域,相关产品已应用于科研、医疗、消费、教育等行业。
  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成果最为显著。对于脊髓损伤导致的瘫痪患者,脑机接口设备能够将大脑发出的运动指令转化为机械外骨骼的控制信号,帮助患者实现自主站立和行走。此外,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脑机接口也展现出巨大潜力。帕金森病患者常因大脑神经信号紊乱导致肢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脑机接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实现“意念控制”的核心在于将计算机指令精准转化为大脑意图。
  B.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虽无创,但因信号传输衰减大而影响操作精准度。
  C. 半侵入式设备植入位置特殊,设备的维护与更换需要借助手术完成。
  D. 侵入式虽能实现更精细控制,却面临感染、排异及神经损伤等风险。
  2. 根据材料一,下列疾病的治疗运用半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一项是(   )
  A. 采用植入头骨下方的脑机接口设备,监测并调节癫痫患者的大脑异常电活动。
  B. 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患者大脑运动皮质,帮助渐冻症患者恢复部分运动功能。
  C. 利用头戴式脑电采集设备,采集患者的大脑信号来辅助治疗失眠症。
  D. 借助非接触式的脑成像技术,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大脑功能评估。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北脑一号”和“北脑二号”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较于“北脑二号”主要服务于科研及重度瘫痪救治,“北脑一号”已开始面向临床的针对性验证。
  B. 两者在技术创新方向上截然不同,“北脑一号”聚焦民用普及,“北脑二号”强调高端前沿研究。
  C. “北脑一号”在语言功能恢复领域有突破,而“北脑二号”侧重于帮助病患实现对运动目标的意念控制。
  D. “北脑二号”采用1024通道有线模式,而“北脑一号”则实现了128通道的微型化、无线化与低功耗。
  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未来民用级脑机接口设备追求便捷性与安全性,非侵入式技术或将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主流选择。
  B. 随着“北脑一号”中文言语解码技术的成熟,渐冻症患者有望通过脑机接口实现无障碍语言交流。
  C. 鉴于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与消费领域的应用差异,其行业标准的制定需兼顾专业性与普适性。
  D. 解决数据共享与硬件统一问题,有助于脑机接口技术突破伦理争议,实现大规模产业化落地。
  5.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人类研究开发脑机接口技术的意义,并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
  【解析】
  【导语】这篇阅读材料系统介绍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材料一从技术原理、发展历程和分类特点切入,突出其“人机交互”的核心价值;材料二则聚焦医疗突破(如“北脑”系列)和消费场景应用,同时提出标准缺失、伦理争议等发展瓶颈。两则材料形成“技术基础-产业应用”的递进结构,体现了科技类说明文“技术性”与“人文性”并重的典型特征。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将计算机指令精准转化为大脑意图”错误。由原文“这项技术通过采集、解析大脑思维活动时产生的脑电波,直接读取大脑意图,将其转化为计算机指令”可知,脑机接口实现“意念控制”的过程是:采集、解析大脑思维活动时产生的脑电波,直接读取大脑意图,将其转化为计算机指令,而非“将计算机指令精准转化为大脑意图”,该选项颠倒了“大脑意图”与“计算机指令”的转化方向。
  故选A。
  【2题详解】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②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贷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