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三间小屋》ppt39
- 资源简介:
课件共15张,教学案约2030+1700字。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目标
1. 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建设意义、深刻内涵及其给予的生活启示。
2. 把握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及作用,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3. 引导学生建设自己的精神小屋,积极建构个体精神空间。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把握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及作用,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2. 引导学生建设自己的精神小屋,积极建构个体精神空间。
教学难点:
1.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2.引导学生建设自己的精神小屋,积极建构个体精神空间。
教学过程
课前预学任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给下列字词注音。
自惭形秽( ) 襟怀( ) 广袤( ) 积攒( )
云霓( ) 宽宥( ) 憎恶( ) 几案( )
3.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1~6自然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小屋有什么关联?
(2)作者在写作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上学习任务
【激趣导入】
由标题关键词“小屋”引出《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伟大的精神,让他的小屋得以蓬荜生辉,被人们铭记至今。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作家,她不是建筑师,但能在人们的心灵上建立起精神的小屋,她就是毕淑敏,被称为“心灵的建筑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文章《精神的三间小屋》。
【情景任务呈现】撰写精神小屋推广文案
在学校心理健康活动到来之际,请大家为毕淑敏的精神小屋撰写一份文质兼美的推广文案,帮助同学们建起自己的精神小屋,放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