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炮轰中国高校,直击八大尖锐问题

作者:南方人物周刊 张欢  时间:2006/7/12 19:49:5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记者: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深造诣,而且您经常回国,对国内的情况也很了解,可为什么您会用这么直接、不中国的方式来讲话?
  丘成桐:我批评过北大,过了很多时候,他们还是不改变,实在是让很多年轻人受了打击,受了苦。我亲眼看到很多青年学者受到他人打击,我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没有用,你让我怎么办?
  记者:为什么揭穿皇帝没穿衣服现实的人往往是香港学者、海外学者?
  丘成桐:这不是香港学者或海外教授的问题,我们看到的事实,大陆不愿意接受,这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我不晓得怎么解释。从真正的科学成就来讲话,在数学方面,改革开放二十年来,能不能找出真正有成就的学问?我找不出,所以中国的科技要进步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
  我在美国科学院一个很重要的委员会里,讨论要在亚洲找海外院士,尤其要在中国找,花了五年工夫,只找到一个。你要问我为什么?我想是中国的学术水平实在比不上人家,可是你坚持要说能比得上,那些实在没办法。
  记者:前几年中国搞大学合并,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您怎么看?
  丘成桐:只重量而不重质,无论合并大学也好,招收研究生数也好,产生的论文数量也好,绝对不是培植第一流学问、学者的方法。这种机制没有,中国学问永远做不出去。(据《南方人物周刊》张欢/文)
  中国的学术腐败是一种耻辱!
  丘成桐对学术腐败提出了严肃的批评。他说:“作假抄袭不是浮躁的问题,而是整个道德的问题。这种事情在中国大量产生,影响了中国的声誉——不但是学问的声誉,也是国家的声誉——这是国家的羞耻。” 
  新华网天津7月6日电 (张国 张建新) 著名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院士近日在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演讲时,呼吁中国数学家要齐心协力建设世界数学大国和数学强国,并直斥中国科技界的学术腐败是国家耻辱。
  21世纪中国要成为数学大国和数学强国,这是丘成桐的导师、已故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在上个世纪提出的。
  南开大学名誉教授丘成桐近日做客“南开名人讲座”时说,今天很高兴到这边来做演讲,因为这是陈先生——我的老师创立的数学所。我希望中国数学家一起努力,让中国成为数学领域主要的、在世界上起作用的国家。
  最近,数学家朱熹平和曹怀东发表求证世纪难题“庞加莱猜想”的论文,引发国人震动。这篇论文刊登在美国出版的《亚洲数学期刊》上。期刊封面是陈省身的半身照片,背景是南开数学所。
  陈省身直到逝世前仍在思考“庞加莱猜想”,该期《亚洲数学期刊》故此注明“这份特别的期刊献给陈省身教授(1911-2004)”,登载了他的照片,上方写着“陈省身20世纪伟大的数学家”。
  丘成桐在回答学生提问时指出:“在这么伟大的工作里,能做到一小部分是很重要的。就像是在狭义相对论这样划时代的贡献中能有一点点帮助,也是了不起的。毫无疑文,中国数学界应该为此高兴鼓舞。”
  另一方面,丘成桐也不无忧虑地批评说,一些中国学者对名利的热衷,严重阻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急功近利思想的一个表现是,对年轻人的培养不够重视。丘成桐说:“在国外,从研究生到博士后,到助理教授,年轻人的培养比任何时候都得到重视,他们得到的培养比中国多很多倍。”
  丘成桐说:“中国的人才很多,年轻人很多。希望你们能够将自己的视野打开来看,不要单看考试,也不要单看名利。中国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年轻学者不会比外国差。”
  弦理论研究已经到了“重大革命性突破的前夜”——丘成桐近日曾公开表示。但他在南开大学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很少,远远不如印度和韩国的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便是由于功利思想比较严重。
  丘成桐对学术腐败提出了严肃的批评。他说:“作假抄袭不是浮躁的问题,而是整个道德的问题。这种事情在中国大量产生,影响了中国的声誉——不但是学问的声誉,也是国家的声誉——这是国家的羞耻。”
  丘成桐特别强调了基础科学的重要性。他指出:“基础科学是所有工程科学最主要的基础,无论欧美,在开展太空研究或者是尖端工程研究的同时,一定花很多功夫培养基础科学。”
  他说:“整个国家的投资,既要照顾到工程需要,也要投入足够的资助在基础科学上,有了平衡发展,我们成为第一流的国家是毫无问题的。” 
  培养大师需要学术热情 
  前不久,知名华人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赶到杭州,与一群刚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数学尖子见面。
  丘教授与数学尖子们座谈时,发现这些学生对于数论、几何到底是什么说不清楚。甚至一些基本的几何定理也是一问三不知。仔细交流后,丘教授才知道,这些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围绕题目,一遍又一遍地做习题。老师授课时,也是围绕习题讲课,而讲解数学门类、培养学生兴趣都被忽略了。
  丘教授说,国内大部分中学生对微积分知之甚少,一些大学生的微积分也学得很差。他指出,“在美国好一点的中学,高一学生就学完微积分了。到大学时,他们对数学就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和概念,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也可以有比较好的规划。”
  丘教授对国内大学生学术研究热情和钻研精神的缺乏非常遗憾。
  曾经有一位国内的博士生三次写信给丘成桐,希望能够到哈佛去任教,丘教授多次要求看他的论文,但一直没有看到。此次丘教授来到国内,特地去看了他的论文,发现论文研究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已知结论的课题,基本上没有什么科研的价值。
  丘教授称,哈佛大学数学系的本科生平均每年都有2到3篇的学术论文发表在一流的学术期刊上,水平甚至可以超过国内一些名牌大学教授的论文水平。而近两年,能够进入哈佛数学系读本科的中国学生几乎没有。
  “国内不是缺少投入,而是缺少做学问的热情和对科研的大视野。”丘成桐教授认为,主要原因就在于太过追求短期出成果了。
  丘教授举了个例子,某数学研究所投入巨资,号称每年要面向全球引进数学家,他认为,这是不可想象的。“对于一些课题研究,不在于投入多少,而是应该追求最前沿的课题。虽然研究一些二三流的课题可以比较容易出论文,但是这样的论文再多也比不上一篇一流课题的论文。长此以往,学术研究的水平只能越来越低,也不可能培养出什么优秀人才。”
  不过,丘教授这次在国内交流,还是看到一些埋头研究的青年学者在数学研究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就是在高考数学尖子中也发现一些较有潜质的学生。“但愿从学校教育到学术研究,我们都能多一些潜心钻研的精神,这样,中国才能早日拿出像样的数学研究成果,涌现出真正的数学大师。”
  告诫中国家长 
  丘成桐是在与浙大商谈为中国中学生设立奖项后向记者说这番话的。
  丘成桐是著名的国际数学大师,被国际数学界公认是近四分之一世纪里最有影响的数学家,现任美国哈佛大学讲座教授,他27岁就攻克了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获得素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并且至今仍是华人数学家中惟一的获奖者。
  丘成桐对记者说,前不久,他看到一篇报道,有个中国学生非常优秀,父母为了培养他早日成材,在他的课业负担非常沉重的情况下,继续给他增加各种业余课程,沉重的负担最终将这个孩子渐渐逼疯。
  丘成桐说,中国孩子的课业负担比其他许多国家要沉重得多,父母为了使孩子早日成材,不惜剥夺孩子的休息、娱乐时间,代之以各种课余学习,这更加重了孩子们的负担,使他们痛苦不堪。
  家长的过度期望往往适得其反。丘成桐以自己的一个学生为例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他的一个学生是马来西亚华裔,是个小天才,在马来西亚,几乎所有大的媒体都报道过他,他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这位天才12岁就上大学,20岁获得康乃尔大学博士学位,21岁考入丘成桐的博士后。
  “开始我还认为他不错,文章也写得可以,后来就发现他不懂与人交往,生活能力很差。”丘成桐说。
  一年后的暑假,这位学生忽然在半夜里大呼小叫,邻居报警,结果发现他精神不正常,不得不住进了精神病院。丘成桐辗转找到他在加拿大的妹妹,从他妹妹处才了解到,这位天才因为早慧,与同龄人非常疏远,他没有朋友,从不与人交流,性格内向,长期生活在孤独中,与父母关系也非常紧张,他一直生活在痛苦中。他惟一能够交往的就是妹妹。他跟他妹妹说,他恨透了父母,因为父母拼命为他的成才施压;而媒体的抄作和报道给他身上加上很多光环,这些荣誉越来越成为他沉重的负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以致精神崩溃。
  在一定意义上讲,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有多殷切,儿子内心郁闷和痛苦就有多深。在养病期间,他的这位早慧学生曾两次自杀。他还给导师写信,希望导师来解救他,把他父母杀掉。是他父母的望子成龙害了他,一个本来很有前途的天才被父母的过度期望给毁掉了。
  “我发觉中国的家长都望子成龙,都渴望孩子是天才,都希望孩子能一举成名,为此从小就给孩子上各种班,弄得孩子非常痛苦。”丘成桐说。“不要让孩子做他不愿做也做不到的事,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任何事情过度了都会适得其反。”
  丘成桐认为,对孩子鼓励是必要的,但孩子一旦有了成绩就过度的吹嘘,过度的媒体抄作对孩子不但没好处,相反只有害处。
  “我在斯坦福大学时遇到一个台湾来的神童,他在台湾非常出名,因为是神童,到处作报告,蒋经国还接见了他。他十三四岁就考进斯坦福,结果是压力太大,学了一半就被迫退学。到后来就无声无息了。”
  丘成桐说,早慧的天才即使成才了,他的生活也未必幸福。他的一位朋友就是早慧的数学家,这位数学家一直生活在痛苦中,虽然学术上成绩斐然,但生活却一直不愉快。丘成桐认为,让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这比过早成材更重要。
  国外家长是如何对待孩子成材的呢?丘成桐举了另一个例子。他的一位美国好友的儿子成绩优异,提前两年中学毕业,他父母没有让他马上升学,而是让他用一年时间周游世界。这一年的游历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现在,他已成为很有成就的数学家。
 
 

文章评论

共有 3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求真 于07-13 21:34发表评论: 第3楼
  • 评审制度不健全是中国学术界最大的毛病 ,教育部不能纵容高校腐败!
  • 于07-13 14:31发表评论: 第2楼
  • 十分有道理,给人启发很多!国人真是要向丘先生讲的那样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