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质疑,深入探究

作者:罗祥炼  时间:2006/5/12 15:10:4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我们家的男子汉》是女作家王安忆的一篇文章,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新课文。文章叙述的是一个小男孩的一些趣事,表现他具有男子汉一般的品格。文章写的饶有趣味,但也存在一些瑕疵。为此,我在组织教学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进行深入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围绕课文标题进行探究。
  在教授新课时,我通常围绕课文标题进行解读,了解课文大意。因此在导入课文时,我问:
  师:这篇文章写的男子汉是谁?他年纪大吗?
  生:写一个小男孩,年纪并不大。
  师:大家知道“男子汉”这个词的含义吗?
  生(查字典):顶天立地、光明磊落的堂堂大男人。
  师:你能说说哪些人可以算得上是男子汉?并说出你的理由。
  生1:航天英雄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人,可以算是堂堂的男子汉,令世人称颂。
  生2:布鲁诺为维护科学真理献出自己的生命,也是男子汉。
  生3:黄继光舍生忘死,是真正的男子汉。
  生4:丛飞倾尽家财资助失学儿童,以致无钱看病,他是男子汉。
  生5:洪战辉在困境中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他不愧是一个男子汉。
  ……
  师:看来,“男子汉”是个褒义词。可是这篇文章里,一个才几岁的小男孩就被称为“男子汉”,这是为什么呢?
  生(思考):他具有男子汉的品质,所以称他为男子汉。
  师:如果要更切合文章内容,我们可以在题目添上一个字,你我觉得添什么字好?
  生:添“小”字,即“我们家的小男子汉”。
  二、质疑文章选材,围绕标题进行探究。
  文章标题是写男子汉,但本文选取的材料则从多方面写出一个小孩子的特点,有些不能表现男子汉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要围绕中心进行选材。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师:文中有哪些事最能说明他可爱呀?
  生:能吃、怕死而吃青菜,为棒冰而放弃去少林寺;
  生:攻击爸爸又崇拜爸爸;
  生:自己买东西;
  生:不爱哭;
  生:进幼儿园很镇定、爬火车……
  师:这些事情表现出他怎样的品质呢?
  生:渴望独立;
  生:勇敢坚强;
  生:遇事沉着冷静;
  师:文章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表现他是一个男子汉的特点呢?
  生(思考):大部分是。
  师:哪些事情不是男子汉所应有的特点呢?
  生:贪吃。能不能吃东西不是男子汉的特点。
  师:还有吗?
  生:他经常站在妈妈一边,攻击爸爸。
  生(有点迟疑):对爸爸的崇拜也不是。
  生(反驳):崇拜爸爸表现他也要像爸爸一样无所不能,能干应该是男子汉的特点。
  师:那最好写他自己如何好学、能干,就更能表现他是一个男子汉了。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改才会更加突出中心呢?
  生:应删去“他对食物的兴趣”和“他对父亲的崇拜”两节。
  三、修改文章小标题,使之更精当。
  这篇文章有五个小标题,“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父亲的崇拜、他对独立的要求、他的眼泪、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概括出男子汉的喜好、性格特点。但字数多少不一。为了让学生掌握写作是更精炼地拟小标题,我进行了拓展。
  师:拟小标题是作文常见的一种安排结构的方法。一般要求字数相同,结构相似。可是本文的小标题结构虽然相似,但字数却长短不一,你能加以修改吗?
  学生听了这话以后,马上来了兴致。心想,如果能拟出比作家更好的标题,那我不也成了作家了吗?个个都跃跃欲试。过了几分钟,答案出来了。
  生:可改为“吃的兴趣、崇拜父亲、要求独立、他的眼泪、沉着懂事”。
  师:不错,字数一致了。美中不足的是结构不一致了。
  生:可改为“吃饭爽气的男子汉、崇拜父亲的男子汉、追求独立的男子汉、有泪不弹的男子汉、沉着懂事的男子汉”。
  师:很好,不仅结构一致,字数也一样。还有吗?
  生:可改为“男儿之味、男儿之趣、男儿之求、男儿之泪、男儿之志”。
  师:非常好,既简洁又精当,真可称得上小作家了。
  本节课通过质疑探究,使学生明白了即使是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也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瑕疵;通过修改,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